举一反三法思考法

举一反三与思维创新
《论语述而》思“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 。据《词典》释之,是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成了教师的常用词,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
然而,新课程教学,若仍停留于教学方法上,我想是有失偏颇的,举一反三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一种迁移方法与反馈方法,下面着重从三方面来谈之 。
一、举一反三是思维创新的方法 。
从思维学角度说,思维是整理已知信息,并考虑各种可能性,以利于得出问题以及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的解决办法的过程,因此,举一反三是获取新知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碰到新问题时,具有正确的思维道路和解决办法 。
世间万物,教师是懂不完的,因此,对学生也是教不尽的,讲不绝的,不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问题,教师也不能预计,更不能代替的,故此说:授其以渔术,让其终身受用 。
例如:文言文教学中,“之”的用法是较为常见的,一般用作代词与结构助词 。在讲解这一知识时,我先列举一些句子,让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反三”的目的 。
1.吾欲之南海,则何如?2.操蛇之神闻之 。3.怅恨久之,辍耕之垄上 。
4.孔子云:何陋之有?5.菊之爱,同予者何人?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凡此种种,经反复接触,经讨论分析,学生对“之”的用法有了一种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反三的目的 。
综上所述,举一反三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展开联想,从一种分析方法中,学到更多的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善于用脑,产生联想的习惯 。这样,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引进知识大门,让学生自己到知识海洋中畅游,从中学到立世之本领,成为一个社会人,反之,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仅不佳,并且浪费学生时间,甚至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的习惯,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目的与要求 。
二、举一反三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生成思维能力 。
德波诺曾说:“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事物往往是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
思维一般可分为学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三种类型 。在学生学习中应摆正它们的位置,学究式思维是前提,它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疑难,疑难是客观存在的;批判性思维是根本,只有靠它,才会有独到见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知;生成性思维是关键,惟有对知识进行归纳、巩固,才会增长自身本领,畅游知识海洋,提高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新问题的能力 。
如:在教学说明类文章时,注意学生生成性思维能力培养,选用较有代表性的一、两篇文章,进行探究,从中发现此类文章的共性,让学生有规可循,再对文章进行剖析,开展批判性思维,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以利于判别各种文章的学习重点与选择文章的学习方法 。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说明文,按说明文的常识进行探究,从中找出说明文的学习要素 。
本文的说明事物是中国石拱桥,事物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从而突出我们优秀的拱桥文化,与中国人民的勤劳的美德与聪明才智,更加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