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四 )


二、加强理论学习, 积极学习新课程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 自实行新课程以来, 我是带新课程的新授课, 为了加强对新课程的认识和了解, 我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理论, 仔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 及时更新自己的大脑,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同时为了和教学一线的同行们交流, 积极利用好互联网络, 开通了教育教学博客, 养成了及时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 作为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 我发现在教学前后, 进行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总会独特的见解, 教学前后, 都要进行反思, 对以后上课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 。 同时, 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积累经验, 教后反思, 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课的第一手材料 。
三、关心爱护学生, 积极研究学情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爱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响应的教学, 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 。 如何育人?我认为, 爱学生是根本 。 爱学生, 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 然后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 只有这样, 了解了学生, 才能了解到学情, 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多与学生交流,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做学生的朋友, 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还可以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高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
四、充分备课, 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 。 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 力争做到深入浅出, 生动活泼, 方法灵活, 讲练结合,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 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 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 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 。 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 这样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 一节课的好坏, 关键在于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 备课中我着重注意了这样几点:
1、新课程与老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
3、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4、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节内容的考查情况;
5、学生对本节内容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6、本节内容还可以补充哪些典型例题和习题;
7、本节内容在数学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8、本节内容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学会的, 哪些是必须要仔细讲解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做要求的;
9、本节内容的重点如何处理, 难点如何突破, 关键点如何引导, 疑惑点如何澄清等 。
在教学过程过, 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 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 。 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 。 对于重要的数
学概念, 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 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 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 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 甚至残缺不全, 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 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 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