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地产化|壹指阐|一说要“卖房”股价就飙涨,去地产化咋这么奏效( 二 )


公告发出后,自9月6日至9月24日,广宇发展的股价连拉13个涨停,股价飙涨2.5倍。之后,股价震荡上行,掺杂着收出多个涨停。事后看,即便投资者在9月24日的涨停价16.64元买入,到12月6日的收盘价21.99元,仍有30%以上的获利空间。
机构争相逃离“最大房地产公司”
今年被投资者戏称为“三傻”的万科、格力、平安,其业务其实都与房地产密切相关。中国平安甚至被市场解读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这么说并非全无道理。当然,平安的高层不认可这种说法,曾在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公开批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中国平安近年来在房地产领域的布局屡见不鲜,相继入股了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包括华夏幸福、碧桂园、融创中国、金地集团、旭辉集团、绿地控股、华润地产、保利地产、九龙仓、协信等。对于重点合作对象,平安通常会拿到二股东席位,比如碧桂园、华夏幸福。
中国平安的高层曾公开表示,平安入股房地产企业,坚持纯粹财务投资者的定位,不干预企业管理,不做野蛮人。同时,贯彻房住不炒的理念。房住不炒有两层含义,一是坚持长期投资,二是在寻求开展养老产业、公租房、长租公寓等领域开发建设的机会。
地产行业的低迷,无疑拖累了中国平安的经营业绩,以华夏幸福为例,在今年的一季报中,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金额为182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00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29亿元。
作为之前拥有散户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平安显然是浓眉大眼的“大众情人”,也是绩优白马股的“课代表”。然而,中国平安的股价走势最终让人大跌眼镜。从2020年11月30日94.62元的股价高点,到今年9月22日创出47.30元低点,简直是教科书式的“腰斩价”,12月7日早盘,平安的收盘价50.03元,依然在低点区域徘徊。
私募大佬、深圳市同威投资的创始人李驰自2008年买入中国平安,随后一直坚定持有并积极唱多,坚守十余年,他也被股民称为“李平安”。然而,今年上半年,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平安铁粉,自曝清仓平安股票,一度引来市场的巨大关注和热议。
6月26日,李驰在微博上表示,“任何买进的股票,我都是准备要卖的,与人出生后就是有天准备离去一样确定。”随后,李驰在6月29日发表长微博,再度回应与平安分手的话题。李驰表示,他一贯的观点是“价值与成长股的走势是跷跷板”,“今天,代表成长投资的宁德时代创出了历史新高,市值盖过了价值代表股中国平安,或许这与2009年腾讯就创出新高的意义异曲同工”“历史似乎又一次要上演十几年前的价值成长切换模仿秀,这一次,我们都擦亮了眼睛没有?!”
去地产化|壹指阐|一说要“卖房”股价就飙涨,去地产化咋这么奏效
文章插图
中国平安的三季报显示,持股的机构数量为353家,累计持有37亿股,这与二季度的机构数量1036家、累计持股40亿股相比,机构的争相逃离显而易见。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真的是连个招呼都不打。
还是用陈小春演唱的《算你狠》来解释资本的爱恨情仇吧:你若要走,我不会留,强留的爱情不会撑得太久。
【 去地产化|壹指阐|一说要“卖房”股价就飙涨,去地产化咋这么奏效】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