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业这个人


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业这个人

文章插图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最为壮烈 。
【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业这个人】根据传说,北宋初期,辽兵来犯,朝廷立擂求帅 。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想挂帅,于是摆台逞凶,打死多人,后被杨七郎劈死,杨家夺得帅印 。不久老令公挂帅出征,潘仁美公报私仇,没有按原定计划接应,害死杨七郎,老令公杨继业被困两狼山,最后碰碑而死 。其他杨家兄弟个个血染沙场,大郎、二郎、三郎三英捐躯,四郎、五郎或出家或流落异邦,只有六郎回到家中 。杨继业的夫人佘太君上书皇帝,斥责潘仁美按兵不动;加上八贤王等人的帮助,潘仁美最终被贬官 。民间传说中,杨继业有七子和八姐九妹,杨业死后,宋帝勉慰其家,赠太君龙头拐杖,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
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业这个人

文章插图
以上传说有部分事实,但不尽然 。
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陕西神木北)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后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 。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河东节度使刘崇,他派少年杨重贵前去太原 。后杨信投靠后周,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 。杨信死后,杨业的弟弟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 。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 。
虽然杨家这样反复地归顺,但是在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刘崇很看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他认杨重贵为养孙,改其名为刘继业 。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因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称其“无敌” 。
刘继业在北汉时期的主要对手是辽国,有《辽史》为证 。《辽史》中记载,刘继业归顺北宋后,与辽军对阵,辽将耶律斜轸责问已改名为杨业的刘继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 。”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北汉一直臣事辽国,杨业怎么会与辽国交战呢?原因是,当时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必然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 。根据耶律斜轸的话可以看出,刘继业与辽军对阵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虽然规模不大(只是“角逐”),但足以担当“无敌”的称号 。这样的经历也让刘继业积累了丰富的边防经验 。
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业这个人

文章插图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 。《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 。后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 。
刘继业归宋以后,恢复本姓“杨”,单名业 。因为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被朝廷委任掌管代州(山西代县)和三交(太原北)一带的驻防事宜 。任职第二年,杨业即破辽兵于雁门(山西)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攻辽,杨业、潘美率西路军攻克云(山西大同)、朔(今朔县)、寰(朔县东北)、应(应县),东路军曹彬克涿州 。辽国萧太后南下应援,不久,宋朝的东路军在河北战败,杨业奉命护送四州百姓撤退,途中与辽国大军相遇 。主帅潘美与监军王侁迫令杨业出战,杨业自知不敌,无奈之下仍旧孤军力战,终被陷于陈家谷口(山西朔县南),重伤被俘,绝食而亡,年约六十 。杨业的事迹当时即被人传述,后逐渐演为“杨家将”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