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三篇( 四 )


一、根据学校实际 , 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 , 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 。 在这个网络中 , 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 , 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 , 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 , 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 , 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
在计划制定方面 , 我们注重全员参与 , 自主制定 。 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 , 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 。 由上而下 , 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 , 组织教师学习领悟 , 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 , 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 , 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 , 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 ,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 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 , 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 , 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 , 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 , 制定计划 。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 , 不同的做法 , 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 , 形成一个序列 , 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
二、加强常规管理 , 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 , 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 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 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 , “2”为教师指导课 , 每月2节 , 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 , 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 , 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 , “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 , 放在每周的周末 , 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 , 进行自由活动 。
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 , 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 , 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 , 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 在课时的落实上 , 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 , 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 , 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 , 有了阳光 , 才能有教育的春天 ,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 。 因此 , 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 力求通过竞聘 , 择优录取优秀教师 , 在培训方面 , 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 , 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 , 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 , 每人写出指导手记 , 集体交流讨论 , 互相学习 , 取长补短 。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 , 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 , 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 , 做到科学、务实、创新 , 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 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 真正地走向生活 , 走向实践 , 走向创新 。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 , 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 , 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 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 。 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 , 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 , 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 , 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 , 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 , 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 , 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