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的特点

【猫头鹰的特点】猫头鹰(也作枭"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 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 。 猫
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 。 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 。 与很多肉食动物一样,猫头鹰的眼睛位于面部的
正前方,这让它们在捕猎过程中拥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 。 有意思的是,大大的眼睛被固定在猫头鹰的眼窝里,根本无法转动,所以猫
头鹰要不停地转动它的脑袋 。 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 。 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
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 。 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 。 听觉神经很发达 。 一个体重只有300克的仓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体
重600克左右的乌鸦却只有2.7万个 。 [1]
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
本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 。 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 。 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
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
本目鸟类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即视紫红质能辨明暗,不能辨别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在强光刺激下方会被激活,有三种视觉色素,能辨细节和颜色),以至眼内成圆柱状(而非球状),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
由于柱状的眼球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所以眼睛并不能向不同方向转动,要望不同方向时,需转动整个头部 。 也因此本目的鸟有着灵活的颈骨,颈部可旋转270度 。 另外,眼中有3张眼睑,上眼睑会于眨眼时放下,下眼睑会于睡觉时盖上,而中眼睑是
一线状组织,会于眼面上下移动清洁眼面 。 不同一其他鸟类,双目向前,视区重叠,可因此分辨距离 。
本目鸟类翅形不一,一般短圆,初级飞羽11枚,次级飞羽缺第五枚,尾短圆,尾羽12枚,部分种类10枚 。 本目鸟类腿强健有力,爪强锐内弯,部分种类如雕
鸮,整个足部均被羽,外观极其强悍 。 本目鸟类趾形均为转趾足,即第四趾可以前后转动 。 本目鸟类全身羽毛柔软轻松,羽色大多为哑暗的棕褐灰色,柔软的羽毛有
消音的作用,使本目鸟类飞行起来迅速而安静,加上哑暗的羽色,非常适合进行夜间活动 。
猫头鹰的视觉敏锐 。 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 。 和其他的鸟类不同,猫头鹰的卵是逐个孵化的,产下第一枚卵后,便开始孵化 。 猫头鹰是恒温动物 。
在非洲有种猫头鹰,眼睛可以发出像手电般的光,而且亮度可以调节,当地土著人就利用猫头鹰来捕猎,更为神奇的是,猫头鹰眼睛里发出的光照在动物眼睛上,动物竟毫无察觉 。 据非洲当地人说,猫头鹰的眼睛射出的光可以让猎物呆立不动 。

猫头鹰的特点

文章插图
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 。 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 。 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 。 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 。 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 。 别名神猫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