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包括哪几个方面 什么是师德师风

5月6日 , 教育部官网官发布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2021】2号) , 涵盖中小学、学前、中等职业和特殊教育五个领域 。 全部能力标准明确为四种能力:
1、师德践行能力
2、教学实践能力
3、综合育人能力
4、自主发展能力
每种能力标准下面又有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 , 细化了具体的标准要求 , 明确了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 。 我个人认为这个《标准》非常好 , 明确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当教师 , 有利于从“入口”把好教师质量关 , 有利于提高这五个教育领域的教师质量 。 毕竟教师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

师德师风包括哪几个方面 什么是师德师风

文章插图

我国是教育大国 , 从古迄今 , 政府民间都重视教育 , 出了不少教育家 , 也总结了不少的教育规律 , 不论私学流行的古代还是公学逐渐发达的近现代 。 这次教育部出台实行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就很好地继承了古代和近现代教育的教育规律 。 比如在师德方面 , 不论是哪个教育领域 , “师德践行能力”作为首要标准 , 都是排在第一位 。
师德师风包括哪几个方面 什么是师德师风

文章插图
孔子
对于此点 , 教育之外的人觉得没有什么 , 理所当然 , 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很好的师德 , 毕竟是教师 , 为人师表是第一位的 。 但在教育实践中 , 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或者对师德、对为人师表这一教师职业特点认识不足的老师 , 往往出现的一些言行 , 表明他们的“师德践行能力”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
比如 , 有的老师没有“规矩意识” , 以为自己拥有绝对权威 , 在学生面前似乎什么可以干 , 导致出现许多违法违纪的行为;有的老师把“钱”放在价值观的第一位 , 爱学生就得要得到实惠、好处 , 否则就翻脸 , 不爱了;有的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 一旦受到别人的诟病 , 往往来一句“老师也是人 , 咋的!”……种种 , 都是师德不到位的表现 。
是的 , 老师也是人 , 这一点没错 , 但请别忘记 , 老师是“为人师表”的人!这句话 , 在古人的眼里 , 意思是:老师不仅是给学生做表率的人 , 也是给社会上所有人做表率的人 , 所以讲“为人师表”而不是“为生师表” 。
师德师风包括哪几个方面 什么是师德师风

文章插图

师德师风历来受到全社会上下的 。
师德师风 , 即为师者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作风——历史地看 , 是自有教育以来上到政府、下到民众都关心的问题 ,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中 , 教师的使命主要是培养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的核心元素——德和才 , 即做人的素质和做事的能力问题 。 在德和才的问题上 , 大家历来把“德”放在第一位 , 从古至今皆如此 , 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素 。 可理解为我们讲的“核心素养”中的“首要因素” 。
面对懵懵懂懂、一张白纸的未成年人来说 , 要育德育才 , 主要靠家长和老师 。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两个主要责任人 , 责任区分也很清楚 , 家长重在“养育” , 老师重在“教育” 。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达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 现在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越来越短 , 而在学校或各种教育培训机构 , 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 教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
对于正在成长的、不断吸收养分 , 还未定型的未成年人来说 , 教育者——或者说所有影响他的人 , 必须是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 必须行得端、做得正 , 必须给孩子好的、正的影响 。 因为教育本质是一种传承 , 是全方位的传承 , 有形的无形的信息都在传承 。 一个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 , 传承、影响就已开始 。 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在影响学生 。 教师必然(愿意不愿意都会发生)首先要成为学生无声的榜样、行为的示范者 , 其次才是知识传授者、能力的培养等等 。 大家都知道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所以对师德提出要求 , 几乎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不二法则 。 所谓“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 (《后汉书?孔僖传》 。 开明的帝王、君主没有不尊师重道的)”就是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和法则 , 这必然对教师行为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