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内驱力,唤醒孩子内驱力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如何内驱力,唤醒孩子内驱力

文章插图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答,内驱力是孩子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内驱力的孩子,学习时就像装了马达的机器,自觉运转!老师、家长,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也就是要找到孩子学习马达的起动杆并加以启动 。怎么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呢?我觉得首先应让孩子充分相信,知识和技能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十分有用的,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如果比人比作一台电脑,知识就是内存,知识多,内存就大;没有知识,就是没有内存!没有知识,生命的电脑即使运行,也是老牛拉破车——快不起来!知识技能是一笔隐形财富,在一定的时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的 。
第二,教育,无论是家教还是学校教育,要讲究方法,教育形式要生动有趣,启智培能,循循善诱,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教育好比给马达适时地加油,而不是自己花体力,去帮助马达驱动!第三,引导孩子为自己的生命旅途发光添彩而奋斗!孩子制订一个小目标,最终达成大目标,利己利家利国!懂得了这些道理,孩子不用扬鞭自奋蹄! 。
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学习?
如何内驱力,唤醒孩子内驱力

文章插图
孩子的学习动机有10个层次:其中的第2和第3层动机,家长们最熟悉,也用得最多 。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惩罚和监督等措施来推动孩子学习,也就是俗话说的“胡萝卜 大棒”模式 。然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外部奖励对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兴趣并无帮助,反而会降低了孩子的内部驱动力 。这是因为,一旦老师和家长经常使用“胡萝卜 大棒”模式的话,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觉得:“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奖励,而不是为了兴趣” 。
所以,当外部奖励无法持续增长来满足他们的时候,孩子对于学习本身的积极性很快就消失了 。反过来,惩罚也是一样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家幼儿园为了促使家长们放学时按时将孩子接走,规定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将孩子接走,就对他们罚款3美元 。结果迟接的现象不降反增 。这是因为,家长们都认为:既然我已经交了罚款,那么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迟接,让老师多照看一会儿孩子是我付费购买的服务 。
看,这就是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些孩子在犯了错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掩盖、推脱、伪造,以逃避惩罚 。如果实在逃不掉,也无非是写检讨、关禁闭、罚站罚抄,最多也就是一顿打骂 。当惩罚过后,“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过不了多久便又故态复萌了 。可见,外部的奖励与责罚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来说,却往往起到的是负面作用 。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如何才能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呢?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多“示弱” 。要记住,家长变“弱”了,孩子往往就会变“强”了 。有些事情多做,但有些事情少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聊聊天,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他们的心愿和理想,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 。
通过家长的引导,孩子会进一步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反之,在学习上的一些琐碎小事,家长就尽量不要插手了 。比如,准备第二天的文具用品、整理书包、订正作业错题等 。要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尽量让他们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尽情探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