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巷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是什么,三尺巷 。这个问题金纳莱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
1三尺巷、版本一

三尺巷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文章插图
河南安阳老城区内有一条\”仁义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朴的祖宅所在地 。据说当年郭家邻居建房造屋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直至上了公堂 。
地方官畏惧双方都是官宦之家不敢审理,于是两家继续争执 。郭家情急之下派人到京城将此事回票郭朴,郭朴即刻回书一封 。
但当郭家人满怀希望地打开书信时,不想上面竟然是这样几行诗句:\”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郭家人明白道理后立刻停止了诉讼并且甘愿让地三尺 。而邻家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懊悔自己当初的行为,他们也立即将院墙后移 。就这样你退我让,原先院墙所在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条宽可行人的巷子 。
2、版本二
江苏泰州相邻的两户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贾 。两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围墙时,双方为地界发生了争议 。
泰州人素来就有“寸土必争”的老传统,不要说邻里之间,就是兄弟之间为了祖业也是吵得不可开交,闹到最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为了区区三尺地,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商贾大户各不相让 。做官的那一家,拿出杀手锏——连忙去信给官人告状 。
隔不了多久,官人来了回信,信上说:“来信为争三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信上说的很明白,官人既来信,遵信所嘱,在离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 。对面那一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动,也在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 。
这两道围墙中间形成一条巷子,后人就给这条巷子取名为“三尺巷” 。“三尺巷”的宽度,不是三尺而是六尺宽 。
3、版本三
贤良街在寿县淠、颍两河入淮之处的古镇正阳关 。这条街与清咸丰年间的正阳名人余福九有关 。余福九在京城做官之后,家迁正阳南大街 。
一年,他家与邻居周铁匠同时拆旧房盖新屋,两家都想向中间的过道扩展 。如此一来,过道没有了 。双方僵持,谁也不准谁动工 。
余家派人进京送信给余福九,要他出面干涉,压周家让步 。余福九写回信一封,交来人带回,并说:“妙计尽在其中 。”
余的家人拆信一看,但见纸上书诗一首曰:“千里传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两户都被余福九的高风所感动,各自退让三尺,原来的三尺巷变成九尺巷了 。从此,正阳关百姓将此巷称为“贤良街” 。
4、版本四
三尺巷的故事发生在哪个省三尺巷的故事发生在山东省,三尺巷又名六尺巷 。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 。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
此故事是在水城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 。讲的是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授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奉命与曹本荣合著《易通注》 。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 。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傅以渐在水城被尊称为傅阁老,傅姓也成为水城响当当第一大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