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病夏治

什么是三伏天?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俗称“伏夏”季候,有初伏、二伏、三伏 。
三伏天的来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今年也就是2015年的伏天有40天比去年多10天 。

什么是冬病夏治

文章插图
三伏天的计算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
“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
三伏天的含义?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 。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 。
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
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
三伏天养生“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
也就是这个时候地球表面的阳气最旺,阴气孕育其中,是由阳转阴的过程 。阳极转阴,此时的阴上很年轻,就像埋在地下的种子一样,刚刚发芽,并且埋藏于土地之中 。
什么是冬病夏治

文章插图
然相应,此时人的阳气最旺,而且阳旺在体表 。借助这股发散在外的阳气的作用,同时借助天时,借助外界旺盛的阳气来驱散身体内的阴邪 。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
1、《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 。三伏天是根据“春夏养阳,冬病 夏治”原理,三伏天重在补阳,给身体点“燃料”,以供冬天御寒;在三伏天时进行贴药进行治病特别对于虚寒性体病有非常好的效果 。
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特别是家有老人,三伏天来艾灸肚脐(神阙穴),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医治常年累月的虚劳诸疾,还可预防保健,回春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