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什么朝代的 王羲之生平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的 王羲之生平

文章插图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 。王羲之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的 王羲之生平

文章插图
王羲之生平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 。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的 王羲之生平】袒腹东床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 。王丞相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
相聚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
称病弃官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 。“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 。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他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 。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 。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 。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 。
会稽安逝
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豆腐干豆腐右军祠于墓前 。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的 王羲之生平

文章插图
王羲之后世影响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 。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 。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 。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