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

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

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

文章插图
古人没有玻璃镜子,都使用铜镜,但是这个铜镜用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比较模糊看不清,这时就需要磨镜郎把镜子磨一下重新变得清楚,“镜未磨”在这首诗中的意思是形容洞庭湖水很清澈很平静像一面镜子一样 。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
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 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说: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所以,磨就是打磨之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 , 平滑光亮 。
出处:唐·刘禹锡《望洞庭》
原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
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刘禹锡的这首诗历来被称为咏洞庭君山诗的杰作 。烟波浩渺,一岛浮翠 , 如果说明湖如画,那么君山实在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此诗写洞庭湖月夜之美,澄澈的湖水与皎皎秋月的素光交相映辉,进而将洞庭湖比作银盘,而将君山说成是置于这个银盘上的青螺杯 。
洞庭湖和君山都是十分壮观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却变成了案上的杯盘,可以体味出诗人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诗思的旷大 , 而闲闲写来,妙喻天成,不仅在于诗人功力的深厚 , 更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诗人对描写对象的独特感受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是说没有一丝风,平静的水面仿佛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 。未,没有;磨 , 打磨 。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 , 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 , 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
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赏析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 , 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 , 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 ,波澜不惊 ,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 ,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的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 , 犹如未磨的铜镜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
《望洞庭》原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望洞庭】《望洞庭》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 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
《望洞庭》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
湖光:湖面的波光 。
两:指湖光和秋月 。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
潭面:指湖面 。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望洞庭》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 , 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日暮时分,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明镜般平静的`湖面开阔廖远 。因为太阳已落 , 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古代没有玻璃 , 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 。
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诗人又将视线移向远方:洞庭湖心,青山一点,那就是自古闻名的君山了 。湖中翠绿的君山好比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
刘禹锡简介
字梦得 ,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 。政治上主张革新 ,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 , 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 。他十九岁游学长安 , 上书朝廷 。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 。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 , 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