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简章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

前言:近几年武汉市小升初波谲云诡,从摇号到公参民转公;从取消杯赛到优录空间逐渐压缩(2023年优录人数比例大概率会更低);从疫情到不间断的网课……无疑给接下来几年(尤其是2023年,公转民真正落地元年)小升初家长的升学规划带来种种挑战,未来的小升初择校,比拼的不仅是学生的综合实力,更是家长的“战略眼光” 。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简章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

文章插图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22年招生简章)
近来来武汉市小升初政策变化
Q1:还有优录吗?
全面摇号后,优录比例大幅下降,但依然存在,比如武汉外校依然需要考试、自我介绍;美加、华一光谷在其招生群内依然会让意向家长提交资料和简历 。另外据家长分享,某民转公实验学校2022年依然优录两个火班,其中不乏外区生源和跳级生源;一些优质公参民学校的公办部分会直接录取顶尖牛娃而不需要摇号 。优质生源的需求依然是各校甚至各区的生命线,高中更甚,2022年大武昌片区两所顶尖高中生源大战就是最好的佐证,两大名高口水之争成为一群吃瓜家长津津乐道的谈资 。
结论:优录依然存在,只是在双减和摇号政策的双重打压之下,优录比例会逐渐下降,但短期并不会完全消失,对于即将参加小升初的家长,腊肉老师建议一定要准备好简历,内容越饱满越好 。什么样的娃能优录,这个问题不需要腊肉老师提示吧[呲牙] 。
Q2:元调成绩还有价值吗?
双减前,名初掐尖优录的指标之一就是元调成绩是否在285以上(285分应该是以往元调的名初门槛线,硬通货);双减后,明确要求初中非毕业年级之前不得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 。但2022年1月,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等依然在全区组织了元月调考 。既然优录比例大幅下降,那元调成绩还有价值吗?当然有价值,一来,六上元调既能检测小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做到查漏补缺,以更好调整接下来的学习规划;二来,区域内的民办初中摇号前,会优先电话邀请区域内前400名或前800名(此数据为预估,不同区情况不同)来参加面谈和摇号,确保摇号时有更多优质的生源进入,从而提高实际录取的生源质量 。这里要说明一点,摇号绝对是公平的,全武汉市一个系统,至于摇号的形式,各校都有各校的算盘,简而言之,需要更多优质生源以确保三年后的中考成绩 。
结论:各位小升初的家长还是要重视元调成绩,一来能自我检测,二来能得到面谈甚至保班或奖学金的机会 。
Q3:择班还是择校
双减之前,对大部分家长而言,择校优先于择校,民初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分配生名额(或跳级直升)等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考成绩的下限 。双减后,随着全面摇号、民转公等政策的相继落地,择班还是择校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一来,双减文件明确要求分配生名额向优质公办初中倾斜;二来,几所重点初中民转公后的师资待遇、编制问题并不好解决,这会导致部分优质师资流失 。至于目前的纯民办初中,短期没有师资的大幅波动,由于摇号的各种不确定性及摇号未中后导致错失对口公办的重点班级的可能性(这中间公办学校也会不断给区内排名靠前的娃娃“施压”)也会让很多区内前800名或400名的家长望而却步,从而求稳,转为提前锁定优质公办的重点班 。(据腊肉老师观察,今年不少优质生源放弃摇号,转为对公办)
总之,由于2023年小升初政策的不确定性,择班还是择校对于2023年的小升初家长来说,将会是一个更复杂更纠结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