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oS:NGN亟待破解的技术难题

【IPQoS:NGN亟待破解的技术难题】ITUNGN专题组(FGNGN)将IPQoS列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004年6月的会议确定了NGNQoS的研究方向 。总体上,FGNGN在QoS方面除继续重点关注QoS体系架构外,还要对QoS的性能、不同网络的互联等问题展开研究 。本次会议上中国的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提交了多篇文稿 。会议确定了具体的研究任务,其中由韩国起草QoS总体网络性能、异构网络性能、基于以太网的QoS体系架构,由思科起草多业务提供商针对NNI接口的QoS解决方案,由华为起草集中控制资源的端到端QoS架构、NGN端到端要求及其体系架构,由中兴起草IP接入网QoS架构、NGNIPQoS总体架构等 。
QoS研究进展
针对QoS的提案主要在SG13的NGN会议中讨论 。
在本次针对QoS的讨论中,投稿共30篇 。其中,直接针对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络QoS架构Y.123.qos的文稿有6篇(华为两篇、北电两篇、NTT1篇、中兴1篇);直接针对端到端的QoS架构和需求Y.e2eqos的文稿有15篇(北电两篇、思科3篇、中兴3篇、法电两篇、NTT1篇、AT&T两篇、SG21篇、SG111篇);关注QoS其他方面的文稿有9篇 。共7个成员和3个组参与,QoS是本次会议投稿单位最多的领域 。
该次会议确定在几个方面对QoS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并明确了相关的基础文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Y.NGN-QoS:研究NGNQoS的总体方面和性能;
Y.e2eqos:研究端到端的QoS架构和需求,并把它变为一个系列文档,其中Y.e2eqos.1研究体系架构和需求,Y.e2eqos.2研究基于中心化资源控制的架构,通过该系列文档,使得不同的实现方式可以共存;
Y.123.qos:研究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络QoS架构;
Y.ipaqos:研究基于IP的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QoS;Y.NGN-NHNperf:研究非同构网络的QoS性能问题 。
在上述几个方面中,Y.NGN-QoS、Y.ipaqos、Y.NGN-NHNperf是新提出的 。
会议中针对NGNQoS的一些讨论和结论
在IP接入网QoS体系架构(Y.123.qos)方面,本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的QoS架构(Y.123.qos)研究,将该标准草案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的参考模型以及接口需求,不涉及与特定协议相关的需求,由起草人协调修订为Rev.4版本 。
在IP接入网的QoS架构(Y.ipaqos)方面,会议认为接入网QoS与接入技术相关,统一信令是困难的,但统一的框架是可能的 。会议讨论后同意开展研究,规定基于IP接入网络的通用QoS架构,定义通用的参考模型、QoS需求、相关验证过程和不同层的功能体、接口 。研究范围还包括与核心网QoS框架互通的功能 。
端到端QoS要求及体系架构(Y.e2eqos.1和Y.e2eqos.2)方面得到了会议更多的关注 。其中,SG2和SG11都发来了联络函 。SG2联络函要求考虑E.360中所描述的多种资源治理方法,而不只是一种集中式的方法 。SG11联络函要求不要进行协议定义的重复工作 。提案在QoS框架的多个方面,包括研究范畴、资源治理方式、MPLS要求、框架的实现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如NTT建议增加非MPLS网络的QoS支持的描述 。法电建议考虑两种情形,一种是由呼叫信令发起QoS资源请求(如xDSL网络),另一种是由用户用RSVP发起QoS资源请求(如UMTS网络) 。本次会议讨论后同意将Y.e2eqos结构重组为一系列的标准草案,包括:
——框架标准(Y.e2eqos.1),主要规定通用的端到端NGNQoS的需求和架构,包含具体的QoS架构的需求分析以及通用的架构,包含可能用于其它特定方案的通用功能体以及接口需求 。原Y.e2eqos的1~7节、中兴的建议被纳入其中 。
——Y.e2eqos.2主要规定一种基于集中式资源控制的端到端QoS架构 。编辑小组在起草人的协调下根据会议中北电、思科、NTT、法电的建议进行了修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