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 WLAN 技术在北京电信的广泛应用

【无线局域网 WLAN技术在北京电信的广泛应用】一、WLAN(无线局域网)简介
无线局域网产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 最早应用于点对点和点对多点间的数据通信 。1997年颁布的802.11标准和1999年底颁布的802.11b标准 , WI-FI组织的成立 , 促进了WLAN产品的兼容化、标准化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 , WLAN产品的市场有了快速的发展 , 办公及个人用户开始在酒店、公寓、仓储等环境中应用WLAN技术建立局域网 , 实现数据共享、文件传输、无线上网等功能 。
WLAN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 , 支持802.11b标准的产品已占据了WLAN主要的市场份额 。802.11b产品工作频段为2.4GHz~2.4835GHz , 采用直序扩频技术 , 调制方式为CCK(补偿码键控) , 空中最高接口速率达到11Mbit/s , 有效载荷速率在6Mbit/s以上 , 用户通过CSMA/CA方式共享带宽 。
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具有可移动性 , 可以在各接入点(AP)间漫游 , 而且可以达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 , WLAN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和补充 , 首先可以在传统有线网络难以实施或来不及实施的场所进行网络覆盖 。在大型运动会、会展场馆等有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场所架设无线网络 , 提供WLAN服务 , 这是该业务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
二、WLAN在北京大运会中的应用
在第21届大运会期间 , 作为“数据通信与有线通信唯一指定赞助商” , 北京电信为采访人员和大运会工作人员提供了WLAN宽带无线上网服务 。北京电信在国际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所在地)、首都工人体育场(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点)和大运村等区域 , 敷设了WLAN网络 , 用户在各地点间可以漫游 , 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新闻采访人员、工作人员仅需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无线局域网卡 , 就可以通过WLAN宽带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上 。开通的业务有:文字发稿和照片传送、高速WEB浏览、文件下载、视频点播等 , 用户可以通过WLAN网络 , 在新闻中心收看其它场馆开比赛的现场 。
WLAN网络结构为:各接入点(AP)设备通过各场馆专线汇集到163IP骨干网6509的100Mbit/s的端口(采用双端口备份) , 由RadiusServer进行用户认证 。用户通过安装了WLAN网卡的笔记本或台式电脑进入北京电信WLAN网络界面 , 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 通过身份认证后 , 登录到WLAN网络中 , 发送E-mail或进行WEB浏览 。
WLAN业务在大运会上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 被中新社采访人员称为“此次大运会通信技术的闪亮点” , 多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同时 , 及时到位的服务也得到了大运会组委会的充分肯定 , 突出了“科技奥运”的特点 。
采访人员作为这次WLAN业务的主要用户 , 他们感受到的主要方便之处是:在看台采访人员席 , 采访人员工作间可以直接通过WLAN网络将文字稿件和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发送到编辑部 , 而在以前的运动会中 , 采访人员必须回到旅馆或在新闻中心 , 利用电话拨号上网发稿 。无线宽带上网业务极大地缩短了采访人员的发稿等待时间 。这样 , 采访人员在现场采访、编辑图片稿件的同时 , 可以迅速通过11Mbit/s带宽的无线网络空中接口将数据发送到编辑部 。
在本次大运会上 , 北京电信敏锐地把握了WLAN业务发展时机 , 依托电信宽带骨干IP网络和城域光纤网络 ,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 完成了WLAN业务由项目论证到网络实施的工作 , 体现了主体电信企业的快速业务反应能力和实施能力 , 并进一步为今后的大型运动会电信服务积累了经验 。
三、WLAN与综合布线以太网的比较
WLAN与综合布线以太网方式相比 , 具有多种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