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LAN对实时业务的支持以及WLAN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无线局域网具有网络配置灵活、适应性强、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性,是实现Intemet高速接入的一种方案 。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的网络拓朴结构、物理层实现方式和媒体接入机制;以点协调功能为例分析了无线局域网对实时业务的支持;还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发展 。
要害词:无线局域网IEEE802.11DCFPCF
IP电话的发展越来越受人瞩目 。然而,IP数据在网络中传递时由于排队、拥挤和数据处理等引起的时延等因素的影响,IP电话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
Internet网的实时机频服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需从Internet网的骨干网和接入网两方面着手:骨干网传输通道可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如SDH,WDM等)予以拓宽;节点处理设备可采用IP0verATM方案或吉比交换路由器方案;接入网的高速化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之中 。本文介绍的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一种高速接入方案对实时业务的支持策略,是WLAN的亮点之一,而传统有线局域网(LAN)对此没有明确的保障机制 。
一、无线局域网简介
WLAN就是将无线技术应用到LAN当中 。与有线LAN相比,WLAN网络配置灵活、适应性较强、安装维护方便,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经济性较好 。它主要用于以下场合:
·在移动工作环境下,面向移动计算机用户,访问网络的信息资源,为移动办公提供便利;
·临时组网,如灾后复苏、短时商用系统及大型会议;
·有线LAN的无线延伸,亦可作为LAN的无线互连 。
目前,WLAN与无线ATM(WATM)、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MDs)、多点多信道分布业务(MMDS)一起,构成很有发展前景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当前,有关WLAN的标准影响较大的有IEEE802.11,ETSIHIPERLAN,WINForum和ETSIRESl0等 。以下以IEEE802.11为代表予以介绍 。
IEEE802委员会在1990年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制定IEEE802.11WLAN标准,并在1996年提出了第四版草案标准,现已趋于完成 。
IEEE802.11标准是基于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制定出来的,因而既考虑了技术问题又考虑了市场问题 。
IEEE802.11标准考虑了两种网络拓扑结构:Adhoc和基本结构(InfrastrUCture) 。Adhoc网由某基本业务群(BSS)内的一组站点组成,又称为IBSS,如图NJ所示 。其中基本业务群是IEEE802.11结构的基本功能块,它覆盖的地理区域类似于蜂窝通信网中的蜂窝 。在基本业务群内,任一站点可与任一其它站点直接建立通信过程 。与Adhoc网不同,基本结构网通过接入点(AP)而建立 。接入点类似于蜂窝通信网中的基站,可以看作是将IEEE802.11网连到有线骨干网的网桥 。接入点通过提供多个基本业务群互连的连接点来扩展通信范围,形成扩展业务群(ESS) 。扩展业务群包括多个基本业务群,通过DS连到一起 。DS可以是IEEE802.3以太网、IEEE802.4令牌总线、IEEE802.5令牌环、FDDI城域网或其它IEEE802.11无线媒体 。扩展业务群也可通过入口部件Portal为无线用户提供至有线网(如Internet)的网关接入 。Portal是规定IEEE802.11网与非IEEE802.11网在DS上的连接点的逻辑实体 。假如网络是IEEE802.x,Portal功能类似于网桥 。图1(b)所示为基本结构网结构 。
IEEE802.11草案标准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物理层实现方式:跳频扩频(FHSS)、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红外(IR) 。这使符合IEEE802.11的WLAN用户可充分利用每个物理层的不同优点,但采用不同物理层的两个用户需要另外规定所在的WLAN系统的类型和数据率,以支持互通性 。接入速率有1Mbit/s和2Mbit/s两种 。跳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使用2.4GHzISM(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 。红外使用850~950nm波长的红外线传输数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