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后还有什么节气

霜降后什么节气
立冬 。
【霜降之后还有什么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 。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 。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 。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
霜降后面是什么节气
霜降后面是立冬节气 。立冬是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霜降表示秋季即将结束,而立冬表示冬季即将开始 。所以霜降和立冬都是过渡性节气 。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 。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特定节令 。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霜降下面是什么节气
霜降的下一个节气是冬至 。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
霜降节气有什么特点?
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霜降节气含 有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的意思 。
在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 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叶子纷纷飘 落下来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可 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