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厦门丧葬习俗

厦门的习俗一直都跟别的地方习俗大有不同 。虽然还是会有些习俗相似,当大部分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厦门文化就让人觉得较为神秘 。特别是关于丧葬这一方面 。厦门的丧葬习俗更是给人一中神秘的感觉,到底为什么神秘,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一、移厅
移厅,也称“搬铺” 。家中亲人病危,要开始准备丧事,俗称“后事” 。50岁以上的老人或父母,就要移榻祖公厅(正厅)边,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一种礼遇,俗称“寿终正寝” 。
用两板凳和3块(也有4块)床板或门板搭起“水床”,也称“过身床” 。搬铺后未断气之前,家属不能当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时日已到,开始交待后事,留遗嘱并希望子孙都能到齐,围在身边为其“送终” 。
搬铺时,如病危者还有长辈在世,一般不搬进正厅,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 。在病危者断气之前,为其穿上寿衣,寿衣有3、5、7件不等,一般5、7件为多 。穿时,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亲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后全部剥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
二、初丧
病危者断气死亡,也称“过身”开始,进入初丧 。届时要设灵堂、报丧 。灵堂设在正厅,又称“孝堂”,也有专搭棚子于庭旁,称“灵棚” 。灵堂设在正厅要先“净厅”,即把天公炉、烛台、神像、祖先牌位、红对联、大镜等原有喜庆装饰取下(有在搬铺时已作安排),挂上孝帘(白色帏幕) 。
死者用白布蒙面,尸身盖上天地被,也有用原盖被单掀上蒙面 。死者脚后供米饭一碗,上插筷子单支,鸭蛋一粒,俗称“脚尾饭”,点上油灯一盏或白蜡烛一支(俗称“长明灯”),并不断烧香和烧纸钱(冥钱) 。
在门前摆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纸做的临时牌位(魂帛)或事先准备的遗像 。两旁有“桌头娴”一对,不断地点燃白色蜡烛和线香,来探铺者必先拜后入内抚慰丧家 。孝男孝女及媳妇、孙子都得换上麻衣孝服,鞋头罩麻,俗称“披麻戴孝” 。
举家大小围于死者身边嚎哭,俗称“发丧” 。此时拆去大门原有红纸门联,用白色长条纸斜贴,如双亲已故就贴交叉的白纸,以示“失双头”,或在大门上挂一块白布叫“挂孝”,也是示丧 。大门外边,摆上一顶半人多高纸糊的轿子,俗称“过山轿” 。
轿前后立有纸做的“轿夫”,旁边放着插有线香的“碗糕粿”(小碗发粿)给“轿夫”作点心 。还要折几串纸元宝(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 。摆出“过山轿”是丧家最显着的标志,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别和辈分 。男性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的白色红顶 。轿上还标有几代辈分,让人一目了然 。
三、入殓
入殓,也称收殓,分小殓和大殓 。小殓就是给死者穿衣,先要“乞水”净身 。“乞水”时,孝男领先,手捧一只“请水钵”(陶罐)或提一只小木桶,钵或桶中放块白布、12枚铜钱(后用硬币代替),孝妇随后 。
按亲疏列队至附近的溪边、河边、池边或古井边,半跪投钱水中,口念“向土地公买水”后,用钵或桶舀起水,一路嚎哭而归 。到家后,在卧室门内,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脸、手、足为死者整容 。再替死者穿上寿衣后搬入正厅 。
从“乞水”净身到给死者换上寿衣也称“张穿”,即给死者穿上“张老衫仔裤” 。民间认为用这种“长流水”的沐浴洁身方法,可使死者投生乐土 。大殓就是把尸体放入棺内,也称“入殓”、“入棺”,俗称“入大厝” 。
入殓前,举行“辞生”的祭祀,用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诚的佛教徒,则12碗全素菜 。祭时要由“好命人”或请师公(道士)逐一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样子,口中说着好话,将12碗菜一一敬献给死者 。有请和尚诵“往生咒”经,俗称念“铺前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