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


“无人”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

文章插图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 “无人”技术正在激活新动能 。
传输带上, 包裹川流不息, 经过机器快速扫码, 按地址分送到不同“路口”, 滑入收集袋里, 再走向千家万户 。
这是采访人员日前在一家快递分拣中心看到的一幕 。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 从手工作业到智能订制, “无人”技术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
条形码识别准确率提升1%, 意味着什么?
每天, 将有上千万的包裹不再需要手动分拣 。
1秒钟扫描20件, 1小时分拣7.2万件——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物流装备, 目前已在国内几家主要快递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 “双十一”没有爆仓, 除了快递小哥的努力, 智能物流也要记上一功 。
图像高速识别技术是其中的关键 。 研发团队从最初的人工智能处理图像入手, 迭代创新技术, 有效应对条形码污损、变形、模糊等问题, 将识别准确率提升到99%以上 。
“准确率提升0.5到1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每天有上千万的包裹不需要手动分拣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微至董事长李功燕告诉采访人员, “双十一”期间, 中科微至在全国分拣和输送的包裹数量近20亿件, 效率比人工分拣提高2至3倍 。
组装一台高端服务器整机, 需要多久?
【“无人”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只需2分钟 。
服务器的装配工作并不简单, 全自动流水线往往用于同规格、同配置产品的大规模量产 。 然而, 不同用户对高端服务器的配置需求迥异, 提交到工厂的订单也五花八门 。 怎么提升效率?
柔性制造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 中科曙光副总裁张迎华介绍, 将先进计算等技术融入智能制造方案中, 可以先将销售订单信息转成生产订单信息, 然后排序、智能调度原材料到流水线的各个工站, 再调度不同的机械臂开展协同生产 。
11月23日,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 “乌镇之光”等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也宣布在当地落户 。 在新一代智造工厂助力下, 高端服务器的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 。
工业无线网络标准制定, 有什么用?
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 不需要线缆, 也将互联互通 。
随处可见的Wi-Fi, 通过统一数据标准, 让手机、电脑轻松实现联网, 但实现制造设备之间的实时互联, 受工作环境及性能要求的限制, 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 一种名为WIA-FA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 将帮助互联网信息技术(IT)系统与工控系统操作技术(OT)系统深度融合, 组成工业互联网, 使智能工厂优化部署和控制, 真正实现数据驱动 。
但IT网络与OT网络的技术体系有明显差异, 发展应用协议和数据互认面临诸多挑战 。 为此,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历时10余年, 牵头制定了工业无线网络WIA系列国家标准, 其中, WIA-FA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将解决不同生产厂家的WIA-FA无线网络设备互联互通问题, 将于2021年2月1日出版实施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说,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IA技术体系和WIA系列国家标准, 将为智能制造提供高端解决方案, 助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