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手机发展“新引擎”


人工智能成手机发展“新引擎”

文章插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手机上,不仅拓展了手机的应用场景,提升了人们的消费体验,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 近日,《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发布,分析师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手机市场增长的新驱动 。
人工智能功能已广泛应用
拍照时手机自动识别拍摄的内容是风景、食物、文本还是人像并切换到相应模式,打开相册,手机可以根据人物、地点、拍摄内容自动分类相册;与外国人沟通时,让语音助手自动翻译;遇到不认识的植物、画作、建筑等,用手机扫描就能获取百科知识……
家住北京的刘先生目前使用一款人工智能手机,这些都是他日常的手机使用场景,一系列智能应用已经成为刘先生工作生活中的好帮手 。 “抬手亮屏、人脸解锁等功能确实很方便 。 ”刘先生说,“人脸识别、自动美颜切中了现在年轻人的需求,所以应用也很广泛 。 ”
有人说,继指纹识别、快充、双摄、全面屏等特征之后,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手机行业最火的一个关键词 。 从近期上市的多款手机就能看出,无论是使用了人工智能芯片,还是实现了人工智能摄影、智慧识物、卡路里识别、随身翻译、语音助手等各种各样具备人工智能元素的功能,人工智能绝对是各手机厂商的主打卖点 。
消费者对于这些新功能的接受度也很高 。 根据《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的用户调查,人们最常使用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语音助手、人脸解锁、智能光线拍摄(如逆光拍摄)、智能美颜和智能识图等,其中,人脸解锁和语音助手是用户认为最有价值的人工智能功能,同时也是体验最好的两项 。
【人工智能成手机发展“新引擎”】技术和商业驱动其发展
几乎所有的相关领域专家在人工智能是手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上都会达成一致 。 应该说,人工智能与手机的结合,有其必然性 。
一方面,手机选择了人工智能 。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下滑了 。 手机要实现新的突破,取得销售增长,仅有外形的美化是不足够的,必须在性能上有大的提升,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来加快处理速度、提升续航能力、实现应用优化是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选择了手机 。 虽然近年来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并且在智慧家居、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都有了很多应用,但就世界范围来看,智能手机无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终端 。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手机的发展有两大驱动因素 。 首先,从技术上看,诸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交互、深度学习等技术在满足日常应用层面上已经成熟,能够在手机上有效可靠地落地 。 其次,从商业角度看,上游的芯片厂商、人工智能硬件生厂商、技术提供商,中游的手机品牌商和下游的电信运营商都是助推人工智能手机发展的商业驱动点 。 此外,政策对于人工智能的促进也创造了有利环境 。
对于人工智能手机发展趋势的判断,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认为,2020年人工智能手机占比将达到35%,而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的预计更为乐观,它认为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80% 。
人工智能是手机发展契机
人工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被看好,用户也对人工智能手机有着更多期待 。 许多受访者认为,目前手机里的一些智能功能应用场景并不广泛,必要性不大 。 人工智能手机不应该只是手机应用里的智能或某些硬件的智能,而要整个手机系统拥有深度学习功能,实现基础层的人工智能,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