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2022年全屋智能进入“熵减”时代,操作系统的空白被填写

来源 | 智能相对论
文 | 佘凯文
最近《新居之约》这部以家装行业为背景的电视剧大火,通过装修这件事,带观众看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中有句台词说“房子再漂亮也只是房子,得有相爱的人住才叫生活,‘装修’装的不是房子,而是一个家。”
过去,对于“家”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或定义,但大体是一处遮风挡雨的地方;现在,对于“家”的需求,不止停留在物理层面,“家”也需要用来寄托精神;未来,“家”正在被“智能”重新定义,下定义的不是别人,正是“智能家居”。
5月18日,欧瑞博召开了一场全屋智能发布会,又一次重新改写了用户对家的认知。在业界还普遍用硬件定义“全屋智能”,定义“未来家”时,欧瑞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系统”或许才是“未来家居生活”的核心。并且,在传统认知中全屋智能应该是一个不断“熵增”的过程,然而欧瑞博通过一块“智能中控屏”正使全屋智能实现“熵减”,这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家居|2022年全屋智能进入“熵减”时代,操作系统的空白被填写
文章插图
全屋智能为什么需要“熵减”?欧瑞博的“熵减之路”
早些年,有机构调查显示,56%的成年人购买了一些家庭必备的最新智能家居产品,包括能够通过WiFi控制的安全摄像头、温控系统和智能开关,但是当他们回到家时,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
家居|2022年全屋智能进入“熵减”时代,操作系统的空白被填写
文章插图
即便2022年,对于智能家居而言,这其实依旧还是个问题。“复杂、难装、难用”几乎与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如影随形。智能家居的不断“熵增”仿佛成为用户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
所谓“熵增”是指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朝着大概率的方向变化。像对用户而言“全屋智能”大概率的方向是什么?是硬件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慢、线路越来越繁琐,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智能家居“更复杂、更难装、更难用”。
如今欧瑞博提出了一个全新思路,即通过“系统”的方式为全屋智能注入“熵减”之力。
首先,对于用户而言,现阶段对智能家居形全面认知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用户依旧停留在“单品智能”阶段,多个单品设备协同、串联让全屋智能显得尤为“臃肿”,用户体验的复杂性日益突显。为此,欧瑞博打造了全新“全屋智能系统”HomeAI OS,至今已经升级到4.0阶段,成为智能家居领域首个提出全宅智能操作系统概念并落实的企业,也是继鸿蒙后国内第二操作系统。
家居|2022年全屋智能进入“熵减”时代,操作系统的空白被填写
文章插图
通过HomeAI OS或者说HomeAI OS的载体MixPad,欧瑞博实现了对全屋智能硬件的统一控制和协同,使全屋智能系统有了核心,告别多个APP来回切换的体验时代,通过HomeAI OS欧瑞博做到了对全屋智能“一屏掌控”,从空调、家电到灯光、窗帘,让智能家居体验告别复杂。
其次,当前智能家居体验有很大一部分还完全取决于用户自己的“动手能力”,由此衍生出“难装”问题。一方面在于设计与技术落地之间存有壁垒,另一方面,安装智能产品后还需专业配置以达自动化效果。欧瑞博则凭借HomeAI OS全新木星和章鱼技术,实现蓝牙、WiFi及Zigbee三网融合,大幅提升无线通信稳定性与容灾能力;并加入全空间超距无感入网技术Nature Link,可解决用户批量入网问题,千平别墅可通电即入网。
家居|2022年全屋智能进入“熵减”时代,操作系统的空白被填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