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内外勾连制售冒牌橱柜 即墨警方端掉黑产业链


_原题:冒牌橱柜“傍大牌”企业内鬼掺假卖
3年前 , 青岛一家知名企业发现 , 国内多地市场出现疑似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橱柜 。 这些冒牌货都是从即墨区发出 。5月7日记者从即墨公安分局了解到 , 经侦大队民警在分局其他警种和外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 , 破获了一起辞职员工和在职中层管理人员内外勾连 , 生产冒牌橱柜再利用原销售渠道销往外地的制假售假案件 。
企业报警:
消费者投诉揪出线索 , 名牌橱柜被仿冒
2019年 , 青岛市一家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多次接到来自贵州、新疆等地的用户投诉电话 , 称他们在当地经销商处购买了这一品牌的橱柜 , 出现台面断裂、板材变形等质量问题 。
这家企业是青岛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 , 每一台橱柜的生产、销售、维护都实施闭环管理 , 消费者购买时都留下了电话和姓名 , 方便企业日后继续服务 。 可企业调查时却发现 , 资料库里并没有这些消费者的信息 。 这家企业的售后、法务等部门会商后判断 , 消费者购买的是假货 。
企业工作人员找到事发地的经销商调查 , 发现出现质量问题的货物 , 都是从青岛市即墨区发出 。 由此判断 , 即墨区很可能有一处造假售假窝点 。
近年来 , 消费者对商标价值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 很多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 开始假冒他人商标 , 为销售自己的同类产品“搭便车” 。 根据我国《刑法》 , 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 ,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 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 情节严重将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 掌握了部分线索后 , 这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向即墨公安分局报案 。
警方侦办:
制假窝点浮出水面 , 即墨公安网住“大鱼”
即墨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报案后高度重视 , 立刻展开调查 。 经侦民警分析后认为 , 橱柜并不是一个小物件 , 生产和组装不可能在小作坊里完成 , 必然有一个较大的生产车间 。 民警从企业提供的疑似冒牌橱柜的发货单着手 , 很快锁定男子沈某 。 民警围绕沈某展开调查 , 发现他虽然住在市北区 , 但频繁往来于市北和即墨 。 经过进一步调查 , 民警发现沈某注册了一家公司 , 还经常出现在即墨区陇海路附近一处厂院内 。
民警判断 , 陇海路附近这处厂院很可能就是沈某的造假窝点 。 但这么大的买卖 , 沈某不可能独自完成——民警认为 , 这起制假售假案件中有原材料、加工、销售的黑色产业链 , 沈某很可能有同伙 。
民警兵分两路展开调查 , 一路在厂院周边展开蹲守 , 发现有满载货物的卡车频繁进出 , 有工人模样的男女上下班 , 厂院里还传来切割机的轰鸣声;另一路民警围绕沈某扩大调查范围 , 发现沈某公司的合伙人李某也参与制假售假;除此之外 , 沈某公司从胶州一家企业处购置了大量的板材——民警判断 , 来自胶州的这些板材 , 应该就是生产冒牌橱柜的原材料 。
2019年11月 , 民警掌握充分证据后 , 在贵州、新疆、胶州、即墨兵分四路展开收网行动 , 将售假的经销商、沈某、李某和胶州这家企业的经营者吴某抓获 。
【珠海|内外勾连制售冒牌橱柜 即墨警方端掉黑产业链】案件深挖:
制假售假内外勾连 , 黑产业链被彻底端掉
经过审讯 , 犯罪嫌疑人交代了生产冒牌橱柜并出售的事实 。 沈某和李某原先是这家正牌橱柜生产企业的员工 , 2016年离职 。 两人发现 , 这家企业生产的橱柜在家装市场上热销 , 萌生了“傍大牌”牟取不法利益的念头 。 两人租下厂院 , 购置切割机等机器 , 并找到胶州一家板材企业的经营者吴某 , 让他大量生产印好了品牌标志的板材 。 他们从吴某处买进板材 , 雇佣工人在即墨这家厂院中拼装 , 再以次充好对外销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