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好吗,华东师范大学到底好不好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师范大学,师范大学被认为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在中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 。华东师范大学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

在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华东师范大学排在2018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第二名,全国排名第28,稍逊北师大 。但其实,这类排名在数据搜集和权重与指标上各有各的不同,因而排名不应该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参考 。那么,作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的华东师范,究竟有哪些“隐藏的实力”?今天就为你揭开华东师范大学的“庐山真面目” 。
办教育历史悠久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
1996年,华东师范大学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中山北路和闵行两大校区) 。同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
搞科研也很在行
其实,华东师范大学近些年不论是在国内高校还是国际平台上,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正如文章第一段所讲,它已经不是一所单纯意义上的“师范大学”,而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攀高行远”的远大理想,并为此奋斗 。
今年8月,《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在二维A-type反铁磁中提出了实现half metal (100%自旋极化)的普适理论,设计了新型二维自旋场效应晶体管模型,被认为是反铁磁应用的重要进展 。而这一研究,正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褚君浩院士团队取得的,华东师范大学也是该项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 。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延长植被生长季的长度和升高生长季中的CO2吸收峰值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都发现了全球植被的生长季长度在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逐渐延长,即证实了第一条途径对全球植被生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人们对于第二条途径即植被生长峰值的动态,目前仍然知之甚少 。
而这一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是由华东师范突破的 。11月12日,《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在线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夏建阳教授研究组题为“全球植被生长峰值的上升及其关键机制”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结合了卫星遥感数据、野外生态学实验、野外观测调查资料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手段,发现了植被生长峰值的全球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
夏建阳课题组发现植被生长峰值的全球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当然,华东师范大学从不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在科学研究国际化领域的成绩也十分瞩目 。
同样是今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入驻闵行校区紫竹国际教育园区,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与以色列海法大学的联合办学单位,不论是在转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探索,还是在推动中以双方友好交流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