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前给婴儿看电视了?美国儿科学会修订细则


可以提前给婴儿看电视了?美国儿科学会修订细则

文章插图

老人有些憋屈 , 一直也没多说 , 但前些天带娃去隔壁栋串了个门 , 人家电视开着 , 两家孩子一起看了动画片 , 还手舞足蹈念叨着特别开心 , 到了广告时间 , 孩子竟然还认出了托马斯小火车……
“这也没啥危害啊” , 老人回来念叨 , 邻居还说这类益智节目孩子能聪明呢!S老公竟然也要“倒戈”:咱家没必要太教条吧?新闻说美国儿科学会都放宽看电视的年龄要求了 , 电视偶尔开着当个背景音 , 老人能瞄一眼 , 又不是特意给孩子看 , 没什么吧?
呃……美国儿科学会都发话了!S动摇了 , 是不是自己太严格了呢?
的确 , 在手机、ipad、电视已经扎根生活的今天 , 美国儿科学会也“与时俱进”了 , 在上个月修正了维持长达17年的观点 , 将对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限制从2岁放宽到了1岁半 , 同时建议2-5岁的幼儿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原来是两小时) 。
但提早半岁 , 就是允许孩子看电视的“特赦令”了吗?S家人说的理由 , 真的有道理吗?
关于孩子看电视的三大误区
1、电视节目能让孩子更聪明?
“益智节目” , 真的益智吗?真相是 , 良莠不齐不好鉴别 , 提前看基本没用 。
迪士尼曾经有档热门的儿童节目《小小爱因斯坦》 , 听名字就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节奏啊!但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却发现 , 8-16月龄看过该节目的孩子 , 反而比没看过的孩子 , 在语言发展测试中得分明显低;而17-24个月的孩子 , 不管看没看 , 测试都体现不出差距——说好的“启智”呢?
节目未必不好 , 但揠苗助长肯定是错的:2岁内的孩子 , 是通过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和手的动作来思维的 , 而电视只有平面 , 孩子被动接收信息 , 缺乏了与真人和大自然的互动 , 屏幕上的花再绚烂 , 都不如自然界中的一朵小花具体而生动 , 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将虚拟与现实关联时 , 指望电视教孩子认这认那 , 不是天方夜谭吗?
2、 为啥孩子看广告津津有味?
宝宝认出了广告中的托马斯小火车 , 是真的看得懂广告吗?
这恰恰是要警惕的地方 , 我们现实中读故事、教孩子认知大自然 , 速度是很“慢”的 , 这符合宝宝认知速度 , 但广告呢?因为每秒都要花钱 , 15秒已经天旋地转了N个画面、N条信息扑面而来 。
孩子其实不是在认真的“看”广告 , 是被音乐声和频繁转换的画面吸引了注意力 , 然而他们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 反而可能引发注意力、记忆力、阅读甚至情感障碍 。
3、电视当背景音 , 没啥大不了?
背景音就不干扰孩子了吗?
虽然是背景音 , 好像没有刻意在看 , 但大人多瞄一眼 , 分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少一些 , 说话也会不自觉的敷衍 , 这阻碍了孩子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 孩子是很好的观察家 , 他们感受不到大人的全心全意 , 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让大人关注自己、寻求归属感 , 比如作闹 。
另外 , 孩子的专注力比较弱 , 美国研究表明 , 即使一个节目的潜在观众不是孩子 , 2岁内的孩子每分钟还是会朝屏幕望上三次 , 电视里出现了特别的声响或画面 , 孩子就会中断原本的观察与学习 。
如何平衡家庭矛盾?家庭会议!
“所以我的坚持是对的吗?”S还是有些犹豫 , “继续不给孩子看?家人怎么办?”
我倒不赞成为了孩子 , 家人就都变成苦行僧 。 美国儿科学会最温馨的一点 , 是给出建议但不强迫 , 希望每个家庭在尽量遵循大原则的情况下 , 根据自家的情况制定“家庭屏幕使用计划”(Family Media Use Pla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