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孩子6岁前,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文章插图

孩子6岁前有哪些好的习惯需要尽早养成?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 , 孩子0~6岁 , 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父母如果能抓住孩子这几个关键期的培养 , 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 反之 , 将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
专注力养成至关重要
专注力是所有人一生宝贵的品质 , 专注力强的人往往接收信息能力更强、学习能力更好、做事效率更高 。
调查显示 , 在我国660所大中城市中 , 75%的儿童存在着专注力问题 。 其中有42%的孩子上课时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以上;20%的孩子“经常走神” 。 专注力问题被列为引起儿童学习障碍的首要因素 。
为了提升孩子专注力 , 家长该怎么做呢?
第一 , 家长应该每次只让孩子做一件事
比如 , 玩玩具的时候 , 家长可以只拿一个玩具出来 , 跟孩子说“我们今天玩这个 , 其他的下次再玩 。 ”然后把孩子放到一个安静的区域 , 不要打扰孩子 , 就让孩子自己待着玩一个玩具 。 到时间了再去看看孩子玩的怎么样吧 。
第二 , 家长不应该干扰孩子
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 , 他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独立的私人空间 , 这个时候 , 家长只需要默默得陪伴在旁边即可 , 不需要过多的插手 。
除了以上两点 ,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 父母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反省自己的行为 , 吃饭有没有看电视、有没有长时间玩手机……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 , 父母自己做到专心了 , 孩子才会模仿学习 。

阅读习惯培养不可忽视
阅读可以锻炼思考能力、拓展思维深度 , 对孩子来说是个一辈子受用的好习惯 。 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是从父母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开始的 。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 , 宝宝会进行跟读模仿 , 通过这种模仿的方式 , 宝宝开始从被动听父母讲故事 , 逐步过渡到复述故事 , 甚至自己编故事 。 父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宝宝进行不断地鼓励和表扬 , 而且要耐心重复地读宝宝喜欢的故事 。
6岁之前孩子的识字量有限 , 眼睛的发育还不够完善 , 独立阅读传统书籍是有难度的 。 所以他们喜欢拉着父母的手去点读 , 用手指引导阅读展开 。 此阶段 , 孩子既可以自主点读学习、游戏 , 同时依然可以跟家长亲子共读 , 让阅读呈现出丰富的形式 。
【孩子6岁前,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从啃咬布书到绘本到点读书 , 从讲故事到亲子共读 , 引导孩子逐渐建立阅读习惯和阅读乐趣 , 孩子才会重复这份能制造乐趣的过程 , 于是父母发现0-6岁真是幼儿阅读养成的重要阶段 。
艺术启蒙关键期
艺术没有年龄限制 , 但是对于儿童而言 , 确实存在最佳艺术启蒙时期 。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 学龄前的孩子拥有天生的艺术直觉 , 这个阶段引入艺术教育 , 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审美的成长 。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 就在每天与孩子相处的生活中 , 只需要掌握一些小小的技巧和方法 , 父母就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艺术伙伴 。
孩子1岁左右 , 家长就可以准备纸笔和颜料 , 让孩子自由挥洒脑海里面的创意 , 不用考虑和介意孩子画什么 , 关键是他有没有动起来 , 想象力有没有激发出来 。
孩子通过绘画 , 将自己的想像变成现实 , “所想即所得” , 丰富的色彩也会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 , 这对孩子就是一个极大的回报和兴趣点 , 他们就会有一个良性的循坏 , 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 就可以全方位的锻炼他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