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1、韩信的军事能力太强
历史上除了“汉初三杰”,还有“汉初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 。这三个人的最终的下场出奇一致,被刘邦以各种名义杀死 。
由此可见,刘邦杀功臣,杀的主要是武将,尤其是军事能力突出的武将 。原因很简单,这些武将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无一不是立过大功,在军中有极大威望 。一旦他们有异心,将会是非常大的威胁 。
尤其是韩信,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后世称为“兵仙” 。刘邦死的时候,韩信如果活着,此时35岁正值壮年 。如果不杀韩信,他能放心把这么大的威胁留给子孙后代?
张良是谋士,没有当老大的实力和野心,对他而言,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已经实现人生抱负,没有再起兵造反的理由 。
萧何在刘邦队伍中的角色负责后勤和行政 。最初起兵时,萧何的官职高于刘邦,但他从始至终坚定拥护刘邦,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不具备当老大的能力,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很清晰 。
换句话说,这两人都是一介书生,对刘邦没有实质的威胁 。
2、韩信情商低
刘邦称帝后,张良进入了半归隐的状态,对国家朝政不闻不问,将精力用于求仙问道,用行动向刘邦证明了他没有政治野心 。萧何虽然官至丞相,但做人行事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即便如此,刘邦仍不时敲打萧何 。
和他们两人相比,韩信的情商简直负分 。楚汉之争时,刘邦陷入苦战,韩信向他索要齐王的封号 。刘邦虽迫于形势同意,但内心却十分不满 。刘邦称帝后,韩信还私自收留刘邦通缉的项羽旧部 。刘邦本来就忌惮韩信,这不是明摆着有造反的意图吗?
由此可见,韩信的政治觉悟实在不合格 。
3、功高震主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背水一战击败赵国,伐齐击溃龙且二十万大军,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在垓下击败项羽 。刘邦的天下可以说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件事刘邦清楚,天下人也清楚 。司马迁称韩信为刘邦的周公,即是肯定了他的功劳 。
正因如此,刘邦对韩信十分忌惮,称帝后征讨匈奴,为什么不敢派韩信?就是怕韩信和匈奴联手(韩王信就这么做过) 。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而且皇帝想杀一个人,从来就不需要理由,有没有造反的实力和动机不重要 。对皇帝而言,皇位和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