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天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谁写的,红崖天书内容是什么


红崖天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谁写的,红崖天书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说到“天书”,自然也就预示着这个“红崖天书”没有那么简单,红崖天书位于贵州腹地,是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而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展现的内容是非常令人疑惑不解的,而也正是因为无法理解,无法读懂,才被称为“天书” 。那么这个红崖天书究竟有多神奇,它上面所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这个红崖天书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谁写的,为何至今依旧无法完全准确的解读呢?
1、红崖天书是什么红崖天书,原名“红岩碑”(这里的"红崖"是指红崖山),亦红崖天书所在地 。是深藏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处神秘景观,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十五公里晒甲山半山 。
【红崖天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谁写的,红崖天书内容是什么】红崖天书是深藏贵州腹地的一处神秘景观,数百年来,经历代学者先贤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山岩上那些仿佛文字的古怪符号,却蕴藏着无穷怪异,穿越时空的非凡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格外重视 。
红色岩壁上那些赫红色的神秘符号,非雕非凿,了无刻痕,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却能依然如故,色泽似新 。这种呈现眼前不难察觉的神秘,更能激发人类去探索红崖天书那扑朔迷离的内涵 。
2、红崖天书是谁写的红崖位于关岭县城东约十五里的晒甲山上,它其实是一面绯红的石崖,其长约百米,高三十余米,远远望去,很像一幅巨大的红色横幅悬挂在晒甲山顶上 。之所以称之为碑,是因在石崖右方宽十米、高六米的范围内有数十个奇形怪状的古文字 。
这些字非镌非刻、非阴非阳,当你在近处看时,会发现这些大的字如斗,小的几乎看不清,不像雕,也不像琢的,很难摹拓 。而且字迹陆离滴诡不可识,竖不成行、横不成排,字体像是篆书,又像是隶书 。除去当中的一个“虎”字草书是清朝人徐印川加上去的外,其他的字,让古今中外的学者们费尽了苦心,至今也无法确认,而且连究竟是多少个字,也没能说清 。这便是如今仍唤起众多游人兴趣的一个神秘的谜 。
红崖镌刻于哪一个年代,碑文内容与哪一段史实有联系?许多人对此进行过考究 。明代嘉靖年间,邵元写过《红岩》诗,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关岭后,以“白水红岩”奇观称之 。此后,考察者越来越多 。清光绪时,日本学者德丸作藏和法国学者柏如雷?弗海尔也曾慕名前往考释,但同样不甚了然,结果还留下一句话,说碑上的文字“含有绝对的神秘性气关于这神秘的红崖,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玩味过它,并且发表各自的看法 。如清人郑宣辉曾作七绝《红岩磚》,就对“殷碑” 一说提出质疑,他写道:“红岩果否是殷碑,考据无从应阙疑 。风雨飘摇灵迹在,南荒片石竟称奇 。”清人庄善则把字的年代说的更远:“是孰红岩字间奇,为殷为汉尚猜疑 。何因禹迹穷梁迹,晒甲于今竟属谁?”
3、红崖天书写的是什么清人张焕文将稗上的古怪文字称为最古老的文字:“聚讼徒纷纷,以惑而解惑 。自书契肇兴,即留此点墨 。” 。文人们的笔墨,使红崖的神秘色彩更加浓郁 。而在关岭县一带流传的民谣,更使红崖充满了传奇的诱惑 。民谣口: “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 。”意思是说,红崖西向的关索岭上有一个白岩,在关岭山下,溺陵河边,有一悬崖叫雷打岩,岩中藏有一把大秤 。如果有谁识破了红崖上的文字,就可以到雷打岩抬走十八担金银 。红崖历经沧桑,虽风雨剥蚀,尚能保有颜色和风釆,或许,在其还没有被大自然的刀斧砍削殆尽的时候,就会有人抬走那储存多年的十八担金银了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