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又到了小龙虾的季节 。 过去几年间 , 小龙虾从籍籍无名 , 到迅速发展成为风靡全国的“夜宵之王” 。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是什么将小龙虾推到现在位置的?
小龙虾是如何走向全国的
小龙虾在全国范围的兴起要数北京簋街 , 作为北京最大的夜宵聚集地之一 , 小龙虾真正在簋街引起话题是在2002年 , 由于市政改造 , 簋街大批商户面临拆迁 , 人气骤减 。
受盱眙龙虾节的启发 , 为了招揽生意 , 作为拆迁后仅存几家大店之一的花家怡园提议 , 联合簋街商户举办一场小龙虾节 。 这场活动不但挽救了簋街的生意 , 也让麻小(麻辣小龙虾)在簋街拥有了一席之地 。
但此时的簋街 , 侧重点依然在于麻小的“麻辣” , 甚至可称为“无麻辣不夜生活” , 至于小龙虾还尚未形成绝对话语权 。
百度指数——小龙虾的指数暴增出现在13年中 , 并达到周期性稳定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文章插图

麻小的全民狂欢要算在2014年之后 , 奥运会、世界杯从专业体育赛事变成了全民的娱乐性活动 , 夏天傍晚寻一处大排档 , 聚集三五好友 , 边喝酒边吃宵夜 , 聊天看节目成为北京夜生活的常态 , 自带社交属性和全频段覆盖能力的麻小超越烧烤和火锅 , 成为夜宵的主力阵容 。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文章插图


小龙虾成为“夜宵之王”的必然条件
1、社交属性
回头想想小龙虾全民普及的2014年前后 , 那是一个喝星巴克还要拍照发朋友圈的时代 。 以小龙虾的“姿色” , 醒目的红色配上“成堆”的量级 , 视觉冲击不言而喻 , 轻松就能成为“深夜放毒”的佼佼者 。
2014年 , 微信支付面世 , 微信月活用户达5亿 , 至2014年6月 , 微信的社交媒体使用率增长了26%,排在所有社交平台的首位 。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数据 , 2014年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 , 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
“放下手机 , 回归生活”的呼声已经初见端倪 , 还记得聚餐时全体没收手机 , 谁先拿手机谁买单的游戏吗?相信不少人都有所经历 。 让人腾不出手的小龙虾则被当成了回归本我的一大利器 , 当这种说法随着社交媒体传播开来 , 小龙虾就理所应当成了社交聚餐的最佳选择 。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文章插图

2、明显的季节性
小龙虾有明显的季节性 , 一般四月至六月为高峰 , 与餐饮大排档和夜市高峰期重合 , 消费需求与生产力的契合进一步加强了小龙虾的增长势头 。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文章插图

3、全民性和普适性
小龙虾的全民性和普适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 。 单就小龙虾本身而言 , 没有类似其他水产的腥味或者其他味道 , 因此给烹饪方法预留的发挥空间更大 。 盱眙十三香小龙虾、潜江油焖大虾、长沙口味虾、北京麻小等等 , 总有一种口味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
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多人吃 小龙虾怎么变成“夜宵网红”之王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