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考试作文题目【范文5篇】

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考试作文题目【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三年级考试作文题目【范文5篇】
三年级考试作文题目【范文5篇】一期中考试我考砸了六年级作文
今天是数学的期中考试,我很急,因为一道方程的验算还没弄明白,但在课间操的时候,我违反了纪律,叫同学告诉我,虽然没有被老师发现,但是自己还是有些愧疚 。 上课了,我深知已经是期中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是谢老师,领了卷子,我一看,啊!好难!我惊讶地动笔了 。 。
10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我汗如雨下,心烦气躁,有很多道题都解不出来,只好在草稿本上一遍一遍地验算,一遍一遍地否定自己的决定,再三检查,感觉没什么错,但知道自己及格是很难的了,因为复习也没效果,我总是数学语文偏科,语文呢好,数学呢一塌糊涂,哎 。
没想到,今天下午老师就改完了卷子,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今天我提早看完了卷子,但不过还不能发,先报分数,‘考得好’的有……”
听完老师的话,我觉得简直是晴天霹雳!!我是“考得好”的.!60.5分,老师说,没有上80.5的都是没有过关的,1—3单元干什么去了!
现在再说有什么用,考都已经考了,也没有可以后悔、重做的余地,谁叫我们这些数学差生不好好努力呢?
哎,同学们,你们可不要学我!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努力积累,不要像我临时抱佛脚啊~!
三年级考试作文题目【范文5篇】二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试题解析_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写作立意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 不少于700字 。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 ②2049,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 【专家解析】 2017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在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 。 2016,两道大作文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17继续沿袭这样的做法,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优势提供平台 。 第一题:“说纽带” 2017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 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现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等,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 。 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 本题与下面的大作文题,分别限定了文体 。 其原因一是北京卷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二是限定文体,有利于减少考生选择题目的时间 。 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2049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时刻 。 “两个一百年”的内涵也是考生应知的内容 。 届时,今天的考生正值壮年,应是国家骨干力量 。 作文题目设计“为共和国拍照”这样一个情景,请考生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既有利于考生展望共和国辉煌前景,增强“四个自信”,也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 题目在具体要求上注意小切口,大开掘 。 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 。 写作要求上,除了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之外,在2016基础上继续强调“有描写”,这是针对考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问题提出的,不仅是阅卷的评分参考点,也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引导作用 。 两道作文题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必须满足三个要求:1.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的写;2.分值相等;3.评分标准基本相同 。 在此前提下,题目从写作对象和文体上又各有侧重 。 第一题侧重议论能力的考查;第二题侧重记叙能力的考查 。 2017北京卷作文试题的主要特色 。 一、秉承一贯的命题立场,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 。 二、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选择空间 。 为了不增加考生选择题目时付出的时间代价,采用了“给题目”的命题方式,以使指向明确、简练清晰,且每道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话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