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乱四大原因:名不聊生,生灵涂炭


春秋战乱四大原因:名不聊生,生灵涂炭

文章插图
一、由叛逃者引起 。
叛逃者所在国与收容国关系严重对立,叛逃者与收容国有共同的利益 。这往往体现为对外战争 。
春秋战乱四大原因:名不聊生,生灵涂炭

文章插图
楚国大夫申公巫因仇恨楚将子反逃到了晋国,又自晋国到吴国 。吴与楚素为仇敌 。申公巫教吴国士兵如何用战车打仗,并令他的儿子为吴国外交官,于是吴国开始与中原国家有了交往,更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最终,吴国打响了进攻楚国的战争 。(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 。吴伐楚 。)齐相庆封因在国内的罪恶,自齐国来投奔吴国 。吴王给予庆封朱方县地域,作为他的食邑,并以吴女嫁给他,庆封比在齐国还要富裕 。后来,楚灵王会同各位诸侯共同进犯吴国的朱方,目的是捉拿齐国的庆封 。吴因此进攻楚国,夺取楚三邑而去 。(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 。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 。)
楚之亡臣伍子胥因父兄被楚所杀,来奔吴,公子光以宾客礼仪对待他 。后公子光当政,也就是吴王阖闾 。九年后,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孙武说:“我当政之初你们说楚都郢未可入,今日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 。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 。”阖闾从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 。直到楚昭王弃都逃走 。当时杀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命令拖出其尸,鞭尸三百 。
二、由争夺继承人引起 。
【春秋战乱四大原因:名不聊生,生灵涂炭】国君夫人多,争当受宠 。对谁做继承者,国君根据对夫人的受宠程度确立太子,常朝三暮四 。因而引起夫人党派之争,也就是继承人之间的战争 。
三、由内部新旧势力斗争引起 。

赵、魏、韩三国分晋 。齐简公四年,齐田常杀简公 。立简公弟骜,是为平王 。平王即位,田常为相,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 。齐平王二十六年,吕氏遂绝其后,田氏终有齐国 。是为齐威王,强于天下 。
四、由争霸天下引起 。
为维护天下秩序,行霸主事宜,讨伐违抗者 。以齐桓公为例:齐桓公二十三年,齐伐山戎 。齐桓公三十年春,伐蔡、伐楚 。齐桓公三十年秋,伐陈 。齐桓公三十五年,讨晋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