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常识

【夏季小常识】 夏季养生小常识
人颅内的动脉血管对疼痛是很敏感的, 在高温季节, 运动劳作后头部易出汗, 这时血管扩张, 如果用冷水冲洗, 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 发作时会有头发晕、眼发黑、呕吐的现象, 严重的话, 可能会引起颅内大出血 。 可见以冷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 虽能解一时之急, 却并非良策 。
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 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 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
1、热毛巾擦身:夏天, 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 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 但必须用热毛巾, 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
2、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 洗后反觉更热, 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 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 有利于机体排热 。 夏天该出汗时出汗, 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
3、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 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 。
古人云:“睡前洗脚, 胜似补药 。 ”夏季也不例外 。 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 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
4、喝热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 不能持久解热、解渴, 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 体温反而明显降低, 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 。
另外, 加强耐热锻炼, 提高体温调节功能, 热适应能力增强, 不但可增强体质, 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热症发生 。 [/font][/size][/color]
夏季养生之道
根据中医理论, 夏季属火, 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 又单属土 。 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 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 。 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 。 阳气是人的动力, 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 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 反易被外邪折伤, 如大汗则亡阳 。 换言之, 在炎热的夏季, 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
2、立夏之后, 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 日照时间延长, 加之气温升高, 人的睡眠会减少 。 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 辗转难眠, 或夜卧不安 。 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 顺应节气 。 若夜晚不能早睡, 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 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 是最佳的安排 。
3、当进入盛夏时节, 气温高且湿度大, 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 。 长夏在五行中属土, 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 而脾最恶湿喜燥, 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 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 脾胃虚弱的人, 应及时调理好饮食, 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 可以少食多餐 。 夏季动辄出汗, 使人口渴, 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 更不能喝大量冷饮, 反之, 极易损伤脾胃, 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
4、夏季瓜果丰富, 可以多吃一些, 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 了解自身体质, 以免造成损伤 。 如脾胃虚寒的人, 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 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 慎吃芒果、菠萝等 。 又常言:“桃养人, 杏伤人, 李子树下抬死人”, 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 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 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 故糖尿病人慎食 。

夏季小常识

文章插图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 随出汗而外泄, 使卫气不足, 抵抗力减低, 若此时感受外风, 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 。 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 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 同时鼻流清涕, 喷嚏连连, 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 一定热服, 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 每2-3小时再饮一次, 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 。 若体温迅速升高, 伴恶寒、咽喉不适等, 多为风热感冒, 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 。 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 多为暑湿感冒, 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 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 初次可以加大剂量, 每日3-4次, 同时控制饮食, 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