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使用艾灸

三伏天艾灸有什么作用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如下:1、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 。”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
2、身心舒畅;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 。艾灸可以充盈元气阳气 。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 。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 。
3、解暑祛湿;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
三伏天艾灸能天天灸吗
三伏天艾灸不能天天灸 。三伏天艾灸的频率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决定,不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天天灸,三五天左右艾灸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是身体严重不适的,可以每天艾灸一次,不过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 。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天艾灸的穴位有:大椎、足三里、关元穴、中脘穴、命门穴、涌泉穴等等 。三伏天艾灸的常用保健穴位:1、大椎: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
3、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关元穴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 。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常常用于调理:A、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 。
B、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C、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 。D、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4、专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穴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