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假陈皮”察颜观色品味道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柑橘类果实表皮制作而成的食材,在广东地区陈皮可以是说家喻户晓的必备品 。在我国,芸香科植物也是被广泛种植,例如柑、橘、橙、柚、柠檬等等都是芸香科植物,其果实外皮都可以制作陈皮 。目前我国陈皮主要是以柑皮为主,因为柑类植物的果皮比橘(桔)要厚实,而经过历代的种植技术改良和繁殖优化,柑皮制作而成的陈皮药效更加明显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陈皮,也不是随便拿柑橘皮就可以入药的,而是需要经过炮制或者陈化,其技术工艺又分为九制陈皮、三蒸三晒陈皮、传统生晒陈皮等等制作方法 。下图为泡发之后的染色假陈皮 。

如何区分“假陈皮”察颜观色品味道

文章插图
目前市场上最流行也是最知名的陈皮,非广东陈皮中的“新会陈皮”莫属 。经过这几年小青柑、柑普茶、三宝茶等等网红产品的带动,新会陈皮的名号就更加响亮了 。但由于新会陈皮的产区有道地因素的限制,新会陈皮产量的每年也有峰值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庞大的需求缺口,很多商家也开始从外来陈皮身上动了心思 。于是,每年11月开始,新会陈皮市场蓬勃之余,也有很多外地柑皮被运到新会翻晒、包装,继而发货到各地 。而很多网上的打着新会陈皮旗号的假冒伪劣产品,便是由此而生 。而新会陈皮以外的其他产地陈皮,主要就是通过认为方式进行“年份造旧”为主的造假 。

如何区分“假陈皮”察颜观色品味道

文章插图
一、目前最大的陈皮“冒牌货”市场在“新会陈皮”所谓树大招风,新会陈皮也在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 。以网店为例,目前大部分的电商渠道现在的陈皮都是“假货” 。按照新会陈皮成本计算,以2017年新会柑的批发价格4元一斤计算,100斤鲜果出4斤当年的新皮,那么4%的换算下,在不计算人力成本的情况下,陈皮厂家采购陈皮的成本就已经去到100元一斤 。而目前网上很多新会陈皮的价格都在百元以下,甚至有些标注了十年二十年的陈皮都不过“百元”!按照新会陈皮每年陈化的消耗比在10%左右,就是每年陈皮的重量会因为果皮纤维、果皮水分的降低而发生损耗,因此按照目前三年的陈皮需要在200-300元之间,而十年陈皮更高达千元以上 。因此在价格计算的判断上,除非使用外地柑(一斤的成本在1元左右),不然商家是没有利润可以赚取的 。
二、陈皮的造假手段主要分为:产地假冒、年份虚报、工艺造假等年份造假、产地造假等,不单是发生在新会陈皮,其他产地的陈皮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上文说到商家以某些外地皮来代替新会陈皮出售,其基本原因就是外地皮的价格便宜 。而在年份上,很多人只是简单地以为陈皮的颜色越深,就越能代表年份的久远,所以除了口头上虚报年份外,商家还会对陈皮的外观进行造旧,比如以泡普洱茶在烘干的方式,让陈皮快速变色氧化,继而变化为十年二十年陈皮的外观 。这些人为造旧造假的陈皮,我们业内统一称之为“工艺陈皮” 。工艺陈皮是2015年陈皮价格被资本炒作之后发展起来的“技术” 。根据行业爆料,目前市面上大量“卖不完”老陈皮,几乎都可以判断为工艺陈皮,只需要2个月就可以陈化出十年的老陈皮外观 。
三、如何区分“假陈皮”:察颜、观色、品味道首先,如果是遇到发黑的陈皮,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了 。目前工艺造旧陈皮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发黑陈皮 。陈皮的发酵陈化需要湿度和温度的保证,而泡水之后陈皮会进入严重的受潮状态,以内囊纤维的吸水特性,受潮状态的陈皮很容易发霉,而霉变的结果就是陈皮的外表变黑 。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当我们买到发黑的陈皮,而闻着陈皮又有发霉的味道,那几乎可以肯定为人造“工艺皮” 。而正常陈化的陈皮,是深褐色(大红皮)或者青灰色(青皮柑)的,而随着时间的变化,陈皮的颜色会变深,其油光也会相对饱满;而工艺陈皮就会发黑发亮,内囊也会呈现“发霉的暗色” 。这类黑陈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外地皮造旧直接冒充新会陈皮,其陈皮本身可能会发霉,并不建议食用 。下图为受潮发黑的假陈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