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三教九流在古代是指各个不同流派,还有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 。因为它把人的地位做出等级划分,所以现代人看来就有了贬义的意思 。三教九流出自赵彦云的《云麓漫钞》,“帝问三教九流及治朝旧事;了如目前” 。很多朋友好奇,在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其实这句话的含义也没有一个最确切的说法,不同时期含义也会稍有不同 。
我们都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 。
“三教”这个应该没有太多异议,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
一开始,“九流”并不是今天的“九流”,他们的地位并没有高下之分 。
九流的说法最先是对于诸子百家的称呼,起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著一书《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将诸子百家划分为“道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六家 。
之后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加上去,此时共有十家 。再往后班固在《汉书》中指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于是人们就将“小说家”去掉,这时候开始有了“九流”的说法 。
而此时的“九流”也有了新的定义,旧社会的阶级制度森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人们的工作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时候“九流”就用在了人们的职业上,而且也不能叫“九”这个数了,因为此时已经分成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
而上中下九流,也并不是就分了27个职业,它只是一种统称 。
上九流有个歌谣“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
一流是佛祖,二流是玉皇大帝,皇帝下来是阁老,老资格的重臣,六流为宰相,进士、举人、解元,一级一级排下来 。这是上九流,像唐伯虎就是解元即省考第一名 。
中九流是这样说的:“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这是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还有文化、体育工作者 。
关于上、中九流的划分,历史上虽有些微变动,但变动不大,自古地位高大上的,后来也仍没有落下神坛 。但下九流就不一样,这可是社会中龙蛇混杂之地,最是复杂,关于下九流的划分,历史版本也有好几个 。
第一种说法:一戏子、二推、三王八、四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
【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第二种说法:一巫、二娼、三大神、四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 。
因为古代的各式表演被统称为“百戏”,所以各种行当的演员们都被称为“戏子”,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贱,故而“戏子”一词本身就是一种蔑称 。
举个例子,红楼梦里有一句“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儿!”
在过去,有一句俗语大家很耳熟:戏子无义 。古时讲究以孝治国,优伶以损害身体来娱乐他人,是为不孝,被人厌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优伶连最基本的孝都没有,所以被人厌弃 。
不过,要把演艺界人士称为戏子,首先得是权贵阶级 。你是权贵阶级吗?是,那么你依然可以称他们为戏子 。你不是,你就没资格用这个字眼,大家都是老百姓而已 。
而到了如今的社会,戏子对应的角色是“演员”,但又不能完全等同,因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是两套社会系统,现代演员,严格来说应该叫“文艺工作者” 。由于现代社会中,演员常常都与天价出场费、片酬挂钩,地位与过往的“戏子”天差地别,谁会说演员是下九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