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石油及其产品: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成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以及经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种产品 。主要是在开采、运输、炼制及使用等过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间接输送入海;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 , 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物 。
二、金属和酸、碱: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和磷、硫、砷等非金属以及酸、碱等 。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和煤与石油燃烧而生成的废气转移入海 。这类物质入海后往往是河口、港湾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 , 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积于海洋生物体内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
三、农药:
主要自森林、农田等施用农药而随水流迁移入海 , 或逸入大气,经搬运而沉降入海 。有汞、铜等重金属农药 , 有机磷农药,百草枯、蔬草灭等除莠剂,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五氯苯酚等有机氯农药以及多在工业上应用而其性质与有机氯农药相似的多氯联苯等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性质稳定,能在海水中长期残留,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因它们疏水亲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
四、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武器爆炸、核工业和核动力船舰等的排污 。有铈-114、钚-239、锶-90、 碘-131、铯-137、钌-106、铑-106、铁-55、锰-54、锌-65和钴-60等 。其中以锶-90、铯-137和钚-239的排放量较大,半衰期较长,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 。
五、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有来自造纸、印染和食品等工业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醣类、糠醛、油脂等以及来自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各种食物残渣等 。造纸、食品等工业的废物入海后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为其特征;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寄生虫、致病菌外,还带有氮、磷等营养盐类 , 可导致富营养化,甚至形成赤潮 。
六、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热污染主要来自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水温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使动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对热带水域的影响较为明显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环境 。
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随着人类海上作业和工程的增加,海洋污染在不断加剧,海洋生态正面临着不断恶化的危险 。引起海洋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被排入大海,导致海洋污染物加剧;海上泄油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海洋鱼类等生物的生存;海洋防护工程破坏严重,海岸、防风林已失去挡浪、缓冲阻止海风的功能 。而且 , 随着海洋捕捞、矿产开发、工程建设等活动的不断增加 ,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干扰也不断增大 。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一、石油及其产品: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成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 以及经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种产品 。主要是在开采、运输、炼制及使用等过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间接输送入海;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物 。
二、金属和酸、碱: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和磷、硫、砷等非金属以及酸、碱等 。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和煤与石油燃烧而生成的废气转移入海 。这类物质入海后往往是河口、港湾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积于海洋生物体内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
三、农药:
主要自森林、农田等施用农药而随水流迁移入海,或逸入大气 , 经搬运而沉降入海 。有汞、铜等重金属农药,有机磷农药,百草枯、蔬草灭等除莠剂,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五氯苯酚等有机氯农药以及多在工业上应用而其性质与有机氯农药相似的多氯联苯等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性质稳定,能在海水中长期残留,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因它们疏水亲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
四、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武器爆炸、核工业和核动力船舰等的排污 。有铈-114、钚-239、锶-90、 碘-131、铯-137、钌-106、铑-106、铁-55、锰-54、锌-65和钴-60等 。其中以锶-90、铯-137和钚-239的排放量较大,半衰期较长,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 。
五、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有来自造纸、印染和食品等工业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醣类、糠醛、油脂等以及来自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各种食物残渣等 。造纸、食品等工业的废物入海后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为其特征;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寄生虫、致病菌外,还带有氮、磷等营养盐类,可导致富营养化 , 甚至形成赤潮 。
六、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热污染主要来自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水温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使动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对热带水域的影响较为明显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 , 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环境 。
海洋污染来源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以及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方式 , 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几类: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等,以及经过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种产品 。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约1千万吨,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等造成的,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事故,一次泄漏的石油量可达10万吨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大片海水被油膜覆盖 , 将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海产品的价值 , 以及其他海上活动 。
重金属和酸碱:包括汞、铜、锌、钴、镐、铬等重金属,砷、硫、磷等非金属及各种酸和碱 。由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每年可达万吨 , 已大大超过全世界每年生产约9千吨汞的记录,这是因为煤、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释放出来,逸散到大气中,最终归入海洋,估计全球在这方面污染海洋的汞每年约4千吨 。镉的年产量约1.5万吨,据调查镉对海洋的污染量远大于汞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酸碱等的量,呈增长趋势,加速了对海洋的污染 。
农药:包括有农业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铜以及有机氯等成分的除草剂、灭虫剂,以及工业上应用的多氯酸苯等 。这一类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数多达10万人以上 , 人类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与此也有密切关系 。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这类物质比较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渣,以及化肥的残液等 。这些物质进入海洋,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剧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 , 易形成赤潮,继而引起大批鱼虾贝类的死亡 。
放射性核素:是由核武器试验、核工业和核动力设施释放出来的人工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锶-90、铯-137等半衰期为30年左右的同位素 。据估计进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总量为2-6亿居里,这个量的绝对值是相当大的,由于海洋水体庞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极不均匀 , 在较强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过体表吸附或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逐渐积累在器官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传递给人类 。
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和城市垃圾、船舶废弃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产生各类固体废弃物约百亿吨,若1%进入海洋,其量也达亿吨 。这些固体废弃物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资源和破坏沿岸景观 。
废热:工业排出的热废水造成海洋的热污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温高出4摄氏度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流入时,,就会产生热污染,将破坏生态平衡和减少水中溶解氧 。
上述各类污染物质大多是从陆上排入海洋,也有一部分是由海上直接进入或是通过大气输送到海洋 。这些污染物质在各个水域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完全一样 。
折叠溢油
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溢油 。
折叠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