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位置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位置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位置

文章插图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以下简称济南科创城)建设分为一、二、三期规划,一期位于齐鲁科创大走廊未来产业创新圈内 , 占地约5平方公里,主要落地“载人航天”“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二期规划由一期向东拓展约11.5平方公里,主要用于配套设施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三期规划向南拓展到雪野湖片区,主要布局未来新的重大项目 。
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坐落在高新东区的庄科片区 , 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位于齐鲁科创大走廊四大创新圈之一的未来产业创新圈 。济南科创城将统筹中科院在济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济南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填补山东省没有大科学装置的空白 。其中的中科院电工所项目将打造国家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科技创新基地 。
济南高新东区重点项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位置】今年启动建设 。


据报道,今年云巴项目将在高新东区启动建设 。


高新区云巴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高新东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三大产业园区串联,使高新东区快速融入济南市轨道交通体系,破解高新东区城市次中心轨道交通匮乏的发展瓶颈,实现与地铁的高效换乘,沿线可服务重汽、费斯托、华熙生物等一批重点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市民出行 。


目前,高新区有关单位已对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 , 蓄势待发,做好了云巴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和拆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 确保项目尽早开工 。


据悉,云巴是比亚迪集团打造的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智能交通系统 , 与地铁等相比具有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优势 。
济南1301重点项目有哪些按照清单化、项目化思路,据悉,未来三年济南十大领域第一批13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 。《行动计划》对年度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545个,总投资超6600亿元 。
重点一:聚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先行一步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弯道超车的关键 。济南将推进总投资1920.83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37个 , 总投资683.91亿元 。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济南将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 , 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积极推进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等大科学装置 。发挥好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等重大平台作用,支持广安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构筑多层次实验室体系,谋划建设黄河流域(济南)水生生物监测实验室等黄河战略重点实验室 。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重大原创性研究,实施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北斗星动能、氢进万家等科技示范工程 。构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积极创建空天信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黄河技术转移中心 。建设区域人才高地 , 推动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 。
重点二:聚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 在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先行一步
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济南将推进总投资3110.49亿元的308个重点项目,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154个 , 总投资754.63亿元 。
大力培育产业共同体,2025年底前,济南将先期培育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透明质酸、生物质材料、空天信息等产业共同体 。围绕构筑数字经济高地,济南将增强浪潮云洲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影响力,建设“星火·链网”济南超级节点 。用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 建设超算中心、行业数据中心和产业大脑 。
济南将建设现代服务经济中心,优化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政策体系 。到2025年培育形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0个、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25个、市级特色产业楼宇30个,总部企业达到200家 。增强信息技术服务国家级集群实力,创建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集群 。加快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等项目,建成北斗导航、AIRSAT卫星星座等未来产业标志性项目,到2025年国家级、省级集群达到8个以上 。
重点三:聚力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先行一步
当前国家正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围绕扩大内需,济南将推进总投资5420.69亿元的267个重点项目 , 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1292.2亿元 。
《行动计划》提出 , 济南将建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编制实施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完善PPP项目清单发布机制,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山左环球直采保税展示展销中心、LAOX跨境商品保税中心仓等项目建设 ,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拓展绿色消费、数字生活、生态体验等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