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

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

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

文章插图
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
【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指南针 , 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 , 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 , 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
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北宋末南宋初,约为1180年左右,中国的指南针(或者说罗盘)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 。
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

文章插图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北宋朝 。
指南针是谁传入欧洲的,指南针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

文章插图
世界上最早记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导航的文献是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朱所著《萍洲可谈》(成书略晚于《梦溪笔谈》),朱之父朱服于1094-1102年任广州高级官员,他追随其父在广州住过很长时间 。该书记录了他在广州时的见闻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由什么人传入欧洲的呢我国的四大发明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
火药: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
印刷术: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 。谷腾堡是西德人 。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其实中国的印刷术已经在11世纪传到东南亚诸国 。
造纸术: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 , 大概是在公元105年 。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主要是有阿拉伯人起到纽带作用的,公元751年唐朝在恒罗斯之战中败于阿拉伯帝国,俘虏中有精通造纸术的工匠 , 自此,造纸术传入了阿拉伯帝国,又通过阿拉伯帝国传入欧洲,火药则随着蒙古帝国的西征而传入欧洲 。指南针、印刷术也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
罗盘针什么时候发明一般认为,中国人在宋代发明的罗盘针(即指南针)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 , 在13世纪末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各国 。
中国人最早在战国时代就发明了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 。《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汉代司南模型”绘制的 。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的 。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 。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 , 磁铁的正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 。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 , 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应用 。到了宋代 , 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 。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 , 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 。然后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体的吸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 。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 。经过长期的改进 , 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 。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 。“水浮法”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 , 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 。“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 。“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 , 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 。“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针,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 。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 , 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 。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 而且也是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 。11世纪末,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北宋时候的朱彧在《萍洲可谈》里讲到当时海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晚上看星辰 , 白天看太阳,阴天落雨就看指南针 。北宋时期出使朝鲜的徐竞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说:船队航海,夜晚“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 。可见那时从事航海的人们已经普遍地掌握了指南科学知识 。随着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 , 指南针本身装置也得到了改进 。南宋时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罗盘 。到了元朝,又有人造出立针式的指南龟和指南鱼 。课本上的指南针插图,是现代所用指南针的示意图 。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 不仅使人们克服了远航时不易辨别方向的困难,而且也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南宋时一些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渔船往来贸易,他们学会了指南针的制造方法,同时又把这个方法传到了欧洲 。到了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拉伯和欧洲一些国家才开始用指南针来航海 , 比起我国已经迟了100多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