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

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

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

文章插图
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 , 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
从蓬松度的检测上来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 , 比如最低标准的450度蓬松的90鸭绒也要比蚕丝和棉花蓬松好,所以羽绒单纯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 。
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原因:
因为羽绒能聚集空气,羽绒服本身并不产生热能量 。
羽绒是云朵状结构的,每一朵羽绒是由羽核和羽丝组成 。羽丝非常的微细而纤长,羽绒的每根羽丝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的 。这些鳞片都是中空的 。这就意味着,这些微小的空隙中都贮存了大量静止的空气 。空气的导热系数和众多的服装面料比起是最低的 。
一件填满了羽绒的羽绒服就会锁住一层厚厚的空气 。这层空气就会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以把身体释放出来的热量锁在羽绒服的空气中 , 而外面的冷空气又因为这层空气进不来 。这就是羽绒服的保温原理所在 。因此我们说,羽绒服中真正起到保暖作用的不是羽绒而羽绒服中的空气 。
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羽绒服的优点:
1、质量轻:一件用尼丝纺做表面面料 , 用羽绒做填充物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 。
2、质地软:羽绒柔软 , 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 。
【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3、保暖性好:不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绒毛本身的结构跟特性可以抓住许多空气,而羽绒之间又组成更多不规则(也就更不容易流动)的空间,十分符合保暖所需的物理特性 。
为什么穿了羽绒服会觉得暖和羽绒服棉服是人类保暖的重要工具,但服装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 。在外部气温很低时,体表热量会加速向大气中扩散,这时候就需要穿上更厚的衣服减少、阻碍这种热量的流动 。在穿着较厚,衣物也合身的情况下,热量的散发以传导为主,这就要求所穿衣物的热传导性要低,而羽绒服具备了热传导性低的特点 。这是由羽绒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羽绒是朵状的结构,类似于蒲公英的种子 。每一朵羽绒由绒核和羽丝组成,由绒核中放射出许多微细而纤长的羽丝 。羽绒的每根羽丝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 。每个鳞片都是中空的,这些微小的孔隙,饱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 。由于空气的传导系数最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冷热空气不能对流,这就是羽绒保暖的奥秘所在 。--丽可淋--
羽绒服保暖的原理是什么作用因为羽绒与羽绒之间有相互的空隙,能够形成一层与外界相隔的保暖层 。羽绒很软很轻,相互之间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气,由于空隙很小,造成其间的空气对流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气不容易到达到里面 。相反,里面的热空气也不容易到外面 。从而使得温度得到保持 。其实不仅是羽绒 , 一些毛类也可以达到这种较果 。
羽绒的优势:
1、热传导率:
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导和辐射传导,我们日常保暖就是为了阻碍热传导,热传导率越低,热量被牢牢锁在身体周围,保暖性就越好 。羽绒最低(5.93),羊毛比羽绒高15%(7),棉花比羽绒高40%(9.72) 。
2、保温率 :
羽绒为81%,羊毛略低为75%,棉花只有63%!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绒服越受欢迎 。
3、蓬松度:
同样1立方厘米的纤维材质,如果膨胀后的体积越大,说明它越蓬松,蓬松度越高就能锁住越多的空气,保暖性越好 。羽绒展开后的体积可以高达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
4、重量:
羽绒重量最轻,1立方厘米的羽绒重量仅1.14g,羊毛是1.32g , 棉花为1.54g,比羽绒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
5、吸湿性:
一个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发的汗水是100g,羽绒作为动物性的纤维,有非常多三角形气孔并表层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体汗液并发散,保持被子的洁净和人体干爽,羽绒吸湿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 。睡眠不盗汗、被子不板结、长期使用还可以防风湿等 。
为什么羽绒服保暖原理,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起来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不是越重羽绒就越多
检测人员拆解了一件羽绒服,里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绒,还有羽毛、毛片、杂质等 。充绒量的检测就是要把羽绒和这些填充物分离开 。对分离出的羽绒进行称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绒服的充绒量 。“一般来说 , 一件羽绒服里不是只有羽绒 。”充绒量反映了羽绒服中有效羽绒的多少 。
另外,羽绒服的重量还和羽绒服使用的面料有关 。因此 , 羽绒服的重量不等于充绒量 。也就是说,并不是羽绒服越重,里面填充的羽绒就越多,因此 , 不能用羽绒服的重量来简单判断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
蓬松度是国际上衡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的羽绒越多 , 保暖效果就越好 。“这是一个消费误区 。”羽绒服的充绒量和含绒量代表了羽绒的“量”,而羽绒服的蓬松度才是决定羽绒质量中“质”的关键 。
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服内存储的空气就越多 , 这样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 。
从检测经验来看,羽绒服的蓬松度与羽绒服的厚薄无关 。一件厚重的羽绒服 , 蓬松度可能不达标;一件轻薄的羽绒服,蓬松度的数值也可能表现突出 。“蓬松度高的轻薄羽绒服也很保暖 。”在充绒量、羽绒量相当的情况下 , 蓬松度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
含绒量体现的是羽绒服中绒朵的含量 。一般来说 , 绒朵是一件羽绒服中最保暖的部分 。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含绒量达到100%,就是好货 。“这又是一个消费误区,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可能达到100% 。”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绒服标明“含绒量100%”,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
从检测实验的结果来看 , 即便是使用了最优质的羽绒,当中也会既有绒朵,又有绒丝 。所以 , 不可能出现含绒量100%的羽绒服 。一般来说,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越好,含绒量达到95%左右 , 就已经是很优质的羽绒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