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文章插图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文章插图
1、悦纳自己 。常听到很多年轻人说要改变自己,对自己不满意 。积极完善自己是没错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不过,过犹不及,对自己也不要过分挑剔、过分不满意,是自卑的体现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所谓“悦纳自己”就是个体能够接受自我,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关键不在于优缺点的性质与数量 , 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知其长而扬之,但不骄;知其短而改之 , 不能改则抑之,亦不卑 。”才能真正悦纳自己 , 树立自信心 。“悦纳自己”并不表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相反,悦纳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才能使其发挥出来,增加信心;也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才知道哪方面需要改善 。而家长更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
2、从小目标做起 , 体验成功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可以从设立小目标做起,让孩子在小目标中体验到成功,之后逐渐将目标变大,这同时也是帮助孩子逐渐树立自信心的过程 。体验成功 , 树立信心是一个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而且计划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 , 不能随心所欲 。这个计划一定要包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树立自信心),方法,过程,奖励等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配合,可能对于小目标也做不来,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信心、耐心,并对孩子做出指导 。
3、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暗示对于个体心态的改变与保持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心理治疗学家曾将心理暗示运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而自我心理暗示对于提升个体的自信心也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遇到问题前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 , 个体运用自我暗示,可以减轻压力 , 保持良好心态,在一定量上激发个体的潜能 。所以,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运用自我心理暗示 。
4、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然重要 ,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同样也很重要 。同时提高抗挫折能力也足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自信心,而没有抗挫折的能力,那么一个小挫折就有可能把孩子打回“原形” 。挫折也是锻炼孩子心理素质的好教材,它可以使孩子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己的能力,促进孩子的成长 。挫折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如果孩子能够战胜挫折,那么对孩子意志力的提升更具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