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翻译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的翻译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翻译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的翻译

文章插图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翻译: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很不错了!该句出自《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是《孟子》中的经典段落,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内容以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为形式,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基本儒家思想 。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翻译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的翻译

文章插图
《庄暴见孟子》原文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注释1、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 。
2、见(xiàn)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
3、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礼记·乐记》:“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 。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 。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和谐境界的途径 。
4、庶几:差不多 。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 。”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色:脸色 。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 。”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
6、直:不过、仅仅 。
7、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yuè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后一个“乐(lè)”作动词用,快乐 。
8、鼓:演奏
9、钟鼓之声,管籥(yuè)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管,籥,两种管乐器,前者跟笛子相似,后者似是排箫的前身 。
10、举:皆、都 。
11、疾首蹙頞(cù è):形容心里非常怨恨和讨厌 。疾首,头痛 。蹙頞,皱眉头 。頞,鼻梁 。
12、极:《说文》:“栋也 。”《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引申为极致,极端 。
13、田猎:在野外打猎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 。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
14、羽旄: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 。旄,牦牛尾 。
《庄暴见孟子》译文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