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为何只有清明放假? 24节气为何只有清明放假养心菜( 三 )


宁夏固原二中2000余名师生 , 每年清明,步行108里路 , 去烈士陵园扫墓 , 已坚持了27年 。
8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根宝,坚持43年清明节为战友扫墓 。
他说,“我家离扫墓的地方只有2里路,以前都是自己走去的 , 现在年纪大了走不动,只好喊车送我了 。”
来到墓碑前,老人弯下腰,仔细拔去四周杂草 , 用几个碎砖压了一叠黄纸,再给战友倒上一满杯酒,鞠三个躬 。
清明,以家和爱的名义出发,为一代代子孙厚植忠孝仁义的品质,培育家国情怀 , 构筑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信仰 。
这,就是清明的深度!


04读懂清明的永恒
清明,天地归一 。
山坡处处,纸烟四起,有新坟,有旧坟 , 有刚祭扫过的坟,也有无主落寞的坟 。
只要年代足够久远,只要族谱足够厚黄,新坟总要变成旧坟、孤坟,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
然而,只要一阵春雨 , 这皈依了的尘土,即刻便化作了春泥,冒出芽来,开出花来 , 结出果来 。
严冬之后,春天就不会远了,夏花也必将绚烂 。
正如东坡的词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正如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欲断魂”固然悲切,“杏花村”却令人兴致盎然 。而最让人心动的 , 不止杏花醇酒,更有那象征世代传承和生命延续的“牧童” 。
正是在清明的节韵里,我们感知到天人合一、时空永恒、生生不息 。
明《帝京景物略》,对清明有生动的记载:哭罢 , 不归也,趋芳树 , 择园圃,列坐尽醉 。
人们祭扫完 , 没有立即回家 , 而是觅一处春暖花开的苗圃,品一壶浓淡相宜的杏花酒 , 彻底感悟生命的真谛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于天地,亦归于天地 。
清明 , 以其特有的永恒,告诉我们 , 时间是永续的,物质是不灭的 。
我们的离别,不过是另一种久别的重逢 。我们的沉寂,不过是另一种生命的吟唱 。
不必强求,无需执念 。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时 , 便是最好 。
这,就是清明的永恒!
【24节气为何只有清明放假? 24节气为何只有清明放假养心菜】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ID:jing6qia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