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什么 夏至吃什么风俗


夏至吃什么 夏至吃什么风俗

文章插图
六月梅雨霏霏中,夏至如约而来 。夏至预示着最热的时节即将到来,之后轻柔的阳光变为骄阳似火,紧接着就是闷热难耐的三天 , 此时人们食欲降低、日渐消瘦,也就是进入了难熬的“苦夏” 。民间自古重视“四时八节” , 夏至日作为其中一节 , 在立夏这一天 , 按照老传统民间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等习俗,除此以外,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美食“夏至面、夏至糕、夏至蛋”也不能少,寓意天气风调雨顺、身体圆满安康,老传统别丢了 。

【夏至面】俗话说“冬至饺子 , 夏至面”,古时候在夏至当天民间会举行祭神仪式,老百姓祈求苍天能够保佑天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在《周礼·春官》中曾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即为消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新麦丰收人们以面食来祭神 , 久而久之,在夏至这一天吃面的习俗也随之流传了下来 。

夏至吃面不仅有以面食敬神、庆祝丰收的喜悦,而且也是尝新之意 。夏至前新麦收获,新麦面粉也随之上市,新麦面粉不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是最佳的,人们便纷纷使用新麦面粉做成面条汲取营养,以达到尝新目的 。夏至面多以凉面为主 , 此时高温酷暑、天气炎热,吃一些冷的面条可以开胃降火,而又不会因为寒凉损害身体健康 。
【夏至吃什么 夏至吃什么风俗】
【夏至糕】在南京一带,夏至日的食俗颇有讲究,除了要吃夏至面之外 , 在夏至日当天还会用豌豆与白糖、柿子等食材经过加工制作成豌豆糕,让孩子坐在自家的门槛上吃,豌豆在南京当地又被称为“安豆”,有平安之意 , 寓意小孩在夏至日吃了豌豆糕日后平平安安 , 无病灾 。

豌豆糕香甜开胃,在享受夏日丰收的同时还清热解暑 。制作豌豆糕可以用新鲜的豌豆仁,也可用晒干的老豌豆 , 不过老豌豆需要提前浸泡1晚去皮,再进行后续的加工 。

【夏至蛋】民间有“吃了夏至蛋,热天不疰夏”的说法 , 在夏至日当天早上,大人们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用红纸或者红色的染料将鸡蛋壳染成红色 , 放入小网兜中挂在孩子的胸前,等到中午或者过完中午剥掉鸡蛋壳让孩子将鸡蛋吃掉,老百姓认为夏至吃鸡蛋,可以强筋骨健脾胃,对身体有益,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夏至吃蛋 , 石板踩烂” 。

——老井说——
伴着“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闲愁 , 在淅淅沥沥的“梅子黄时雨”中夏至悄然而来,之后即将迎来一年中降水和气温的最高峰,即将进入伏天,在饮食要保持清淡、情绪上要尽量保持平稳,同时要注意睡眠,不要熬夜,为身体打好健康入伏的基础 。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 , 享受美食不迷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