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犬旁 反犬旁的字


反犬旁 反犬旁的字

文章插图
为什么除了狗,猫这样的猫科的动物汉字也是反犬旁呢?
如果告诉你“猫”是简化后的形态,原来写作“貓”,是不是就和它的猫科亲戚“豹”相像了很多?

以“猫”为例,一些反犬旁的字以前是“豸”旁 。
那这个“豸”,是什么来头?

《说文·豸部》
“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 。凡豸之屬皆从豸 。”
(豸,长脊野兽 , 行动悄然而充满杀气,像是随时准备展开猎杀的样子 。所有豸类动物的字,都采用“豸”作偏旁 。)
《尔雅·释虫》
“有足謂之蟲(chóng) , 無足謂之豸 。”
说实话 , 这两条并没有解释清楚豸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动物 。小观查证的过程中看到了各种解释 。一说原指长脊兽或猛兽,如猫、虎、豹之类,之后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也有说是先指虫,后也指兽 。不过因为《说文解字》虽然较明确成书于东汉,但是《尔雅》的成书年代只能确定不早于战国,所以这虫、兽所指先后顺序无法断定 。
但可以肯定,“大虫”这个词,后来常指老虎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中 , 景阳冈武松打虎,打的老虎描写为“吊睛白额大虫” 。
还有专考据“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认为《尔雅·释虫》中专解释各种虫类,所以描述的一定与兽无关 。有足无足,可能是指一些昆虫(比如蚕)完全变态前后的不同形态,并配以相对应的名称 。

(看一下甲骨文的“豸”字,来感受一下长脊和大口)
单说“豸”,最有名动物的要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 。獬豸又作“獬廌”、“解豸”,读音都是“xiè zhì” 。额生一角,是中式独角兽 。传说中,獬豸能辨是非、识忠奸 。所以它又是司法上“公正严明”的象征 。

“獬豸”小篆
獬豸的外貌也是众说纷?。?似羊、似牛、似鹿的说法都有 。从众多的图画、雕像等作品来看 , 獬豸最像麒麟,因为其实什么都不像 。

那么反犬旁又有什么样的身世?
首先,它确实是“犬”字变化来的 。

“犬”的象形字体,强调长尾 。
原本甲骨文中的犬旁都是“犬”状,到了楷书则变“犬”旁为反写的 “犭” , 称为反犬旁 。

那为什么“狗”是狗,“犬”也是狗?重复也是浪费啊 。
《说文》对“狗”和“犬”,各有解说:
“狗,犬也 。大者為犬,小者為狗 。”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 。”
也就是说,大狗叫“犬”,小狗叫“狗” , 区别是“犬”有“县蹏”(悬趾) 。
实际上 , 悬趾是狗的一种返祖现象 。一般的狗只有四个脚趾 , 呈菱形,个别多出来的就是悬趾,俗称“狼趾”,因为狼一般是五个脚趾 。《说文》这个悬趾的解释,不是特别靠谱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 , 其中有两个的字形都是反犬旁 。

“狴犴”小篆
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 , 形似虎,平生好讼,所以古代牢狱门上常绘其形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