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定义 老年定义在多少岁以上


老年定义 老年定义在多少岁以上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60岁是怎样的年龄?按照中国的人口普查标准,60岁就算迈入了老年的门槛 。颐养天年的传统观念将60岁以后的生活描绘得很完满——衣食无忧,夫妻恩爱,儿孙成群,可享天伦之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年纪六旬的人可能已经历了各种不幸,前方等待着他的依旧是辛苦操劳 。
【老年定义 老年定义在多少岁以上】随着60岁以上的人在总人口数中占比增大,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焦虑随之而来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老年人增多,必然会导致中青年身上的压力增大,劳动人口减少亦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放缓,总之,老年通常被看作需要供养而不产生价值的群体 。
人老之后只能被动地接受照顾吗?衰老和年老是不是同一个过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是需要制度和个体去调整适应的现实?60岁到底算不算老?重阳之际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大华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副教授唐丹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谈到了最近出版的《整合与完满:埃里克森论老年》给自己的启示 。王大华在对谈中指出,衰退是一种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年老则是人为的标签 , “十三五”计划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根本性的转变应该在于转换看待老年的视角,将被动转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从这个角度上讲,“养老”这个词就把老年人表现得很没有价值 。从个体的视角上升至国家,人口老龄化也只是一个挑战,而非灾难,唐丹说道 。

何为“积极老龄化”?学界所说的“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与“十三五”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同 。据唐丹介绍 , “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于2002年在马德里国际老年学大会提出,在此之前,人们谈起老年最关心的便是健康问题 , 将之视为老年人一切生活状况的基?。罄床胖鸾ト鲜兜秸庵挚捶ǖ木窒? ,在健康之外增加了“参与”和“保障”两个维度 , 积极老龄化就建立在这三个基石之上 。
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目前老年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提高该群体的参与程度 。就像唐丹指出的那样,很多人听到“参与”时的第一反应是社会参与 , 比如跳广场舞、当社区志愿者、去老年大学这样的活动,“家庭内的参与反而被忽视掉了 。”在许多中国家庭中,老年人承担起了照顾第三代的重任,但由于这些事务发生在家庭之内,其参与性质反而受到忽略,老年人很容易被视作依附性的、没有贡献的存在 。这也是对其社会网络的一种否认——被老年人视作重要联结的家人,反而贬低了这种联结的价值,为家人的付出和劳动成了不值一钱的“家务事” 。
唐丹继续指出,参与的一个重要方式即是建立社会连接 。我们常常听说失能或者丧偶的老人抑郁 , 但研究表明,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生活变故并不必然地导向心理健康问题,这二者之间往往以社会网络的萎缩为中介,换言之,如果能够帮助老人维持社会网络,那么他在遭遇各种丧失时,抵御能力就可相对提高,从而避免为抑郁所困 。
除了社会和家庭参与之外 , 还有一种更向内的参与 。王大华补充道,人不一定要参与到独立于自己之外的活动中去,参与的对象可以就是自身,“小到自己上厕所,大到关心人类命运,都是参与 。”她假设了两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一个拒绝承认现实,一个则乐于接受治疗,这两个人的生活质量必然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 , 对老化的态度越是客观、积极和开放,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就越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