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说的是谁 凿壁偷光的故事


凿壁偷光说的是谁 凿壁偷光的故事

文章插图
《凿壁偷光》说的是古人匡衡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意思是: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凿壁偷光》现在常用来比喻家里贫穷,但读书刻苦的优良品质 。
凿壁偷光说的是谁 凿壁偷光的故事

文章插图
匡衡人物简介匡衡(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 。西汉经学家 , 官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费用 , 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
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 , 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 。可是 , 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 。于是,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学堂外面 , 安静地听着里面的读书声 。一位亲戚看见他这么喜欢读书,很受感动 , 就抽空教他认字 。日积月累,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 。
匡衡买不起书,就想办法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的书都是十分贵重的,只有有钱人家才有 。可是有钱人家怎么会轻易把书借给一个穷小子呢?为了能读到书,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村子里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 。一天 , 他跑到那户人家求见主人,见到后,一边作揖 , 一边急切地恳求说:“请您收留我吧,我给您家干活 。我力气很大 , 什么活都会干 。我不要工钱,只求您能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看 。我保证不会耽误干活 , 保证不会把书弄坏一点点 。”主人看到匡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眼睛里充满了渴求,一时被深深打动了 , 就收留了他 。匡衡终于如愿以偿地读到了书 。
【凿壁偷光说的是谁 凿壁偷光的故事】寒来暑往,匡衡一天天长大了 。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饭的工夫才能看一会儿书 。晚上回到家里,因为没钱,点不起油灯 。也不能看书 。所以一卷书常常要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 。匡衡心里难过极了,却无计可施 。一天晚上 , 匡衡从外面回家,周围一片漆黑,只有邻居家的窗户透着光亮 。匡衡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 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明叨着:“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与邻居家共用的那面墙上摸索来摸索去 , 终于找到一-处墙壁有破损的地方 。他找来一把小刀,沿着破损的墙壁轻轻地抠,抠不一会儿 , 一道弱弱的光线就从墙缝里透射过来 。匡衡兴奋极了,不敢再往大抠,担心影响到邻居 , 于是 , 便借着这一点点光线看起书来 。光线太暗了,看一会儿,眼睛就酸困酸困的 , 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着再看 。
就凭着凿壁偷光这样的毅力,匡衡博览群书,下笔成章,终于成为西汉学者 。
凿壁偷光说的是谁 凿壁偷光的故事

文章插图
    凿壁偷光的道理《凿壁偷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天道酬勤,勤奋终有回报 。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也不要失去半途而废,要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通过刻苦勤学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