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为什么故宫正门叫午门


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为什么故宫正门叫午门

文章插图
古代把经线叫做子午线 , 南边为午 , 北边为子 。午门是紫禁城南面的正门 , 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
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为什么故宫正门叫午门

文章插图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 , 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 , 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 , 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 。威严的午门 , 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 , 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 。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 , 从城台北面出去 。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 。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在清代 , 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 , 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
午门也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 。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 。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 。遇有重大战争 , 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
【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为什么故宫正门叫午门】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 。何时鸣钟 , 何时击鼓,都有规定 。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 。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