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券可以和plus全品类东券叠加吗 东券

本报采访人员 贾丽
“双11”盛宴中,各大电商营销频出奇招 。
据了解,为了增强消费者体验 , 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均上架了“保价”功能,而同时苏宁、国美真快乐等零售电商平台也均可以保价 。那么,“保价服务”是真引流还是玩噱头?
保价功能“保价”难
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但是价格波动时常发生 。很多消费者刚买商品没多久就出现降价,造成很多纠纷,特别是在“618”“双11”等购物节前后 。这催生了“保价”功能在京东、淘宝等平台的上线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京东平台的客户服务一栏中,有着价格保护的选项,消费者可以在购买的商品中选择价格保护申请,甚至一键保价 。
按照该功能的设置,如果商品有价格差 , 而且在保价的范围内,消费者通过申请就可以成功保价,降价的产品会主动返回价差款 。
不过 , 平台券优惠的幅度,却不在保价的范围内 。
据了解,在“双11”大促中,京东和淘宝的优惠主力是平台券的满减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京东的头号京贴、东券、满减及淘宝的跨店“200-30、199-25”等满减活动,来享受到最大的优惠力度 , 以超过以往的最低价购买商品 。不过在电商平台的保价规则中,平台券不参与保价 , 则将“保价”大打折扣 。
“通常商家主动降低 , 是比较少的 。大部分时候,通过平台券和店铺的券,消费者才可以享受到优惠,这也让商家可以规避‘保价’功能 。”一位商家告诉采访人员 。不过 , 在淘宝等第三方店铺中,消费者还是可以主动与商家沟通,享受“双11”返差等服务 。
“由于价格波动大,节日多,真正做到完全保价还是很难的 , 消费者遇到问题还需进一步与商家沟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前京东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价格战升级到服务战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 。而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宣称“不熬夜”的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 , 再创新纪录 。
不过,近年来,电商购物节贯穿全年,人造节越来越多,让很多消费者对“双11”不再新鲜 。今年 , “双11”大战更是周期拉长,且首次分两波进行,预付款形式、各类平台券繁多 , 让众多消费者大呼“复杂” 。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对比“618”、国庆等等节假日的促销,“双11”商品的价格其实也不是全年最低价,而且现在的活动各种定金、尾款、满减让人眼花缭乱,‘双11’疲倦期来了 。这也促使电商平台在服务上想办法 。
受疫情、人造节增多等因素影响 , 各家电商的获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并直接导致流量和交易量向上游集中,国内B2C电商市场竞争激烈 。当下 , 电商平台都在尝试以一种创新的模式走差异化路线,在愈演愈烈的电商价格战困局中突围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双11’从以往价格战升级到服务战,保价服务也是电商平台提供的服务之一 , 还是在用户体验上做的努力,对引流起到一定作用,这个与早前的线下实体店一样,消费者享有一定时间内的保价服务 。但是电商平台更加复杂,保价本身是项很好的服务,不能流于形式,电商平台在设计时 , 应更加细化 。”
【东券可以和plus全品类东券叠加吗 东券】(编辑 崔漫 白宝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