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2岁姑娘的手!女儿夺得首金,杭州爸爸手机里一张图刷屏

9月24日,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 , 杭州姑娘邹佳琪和搭档邱秀萍率先冲过终点 。为中国亚运代表团赢下首枚金牌,这也是杭州亚运会开赛后的首枚金牌 。
杭州亚运会,是22岁的邹佳琪首次征战亚运赛场 。早在预赛赛后采访时 , 小姑娘就坚定地表示:“家门口的金牌,必须得拿下” 。

这是22岁姑娘的手!女儿夺得首金,杭州爸爸手机里一张图刷屏

文章插图

赛场上,身高一米七五的邹佳琪集耐力、爆发力于一身,身形修长的她执起双桨后便能乘风破浪、所向披靡;但在赛场外 , 她也有“00后”的一面:训练之余耐心地拼完乐高城堡 , 爱吃家乡的土豆饼和酸菜鱼,个性要强的她时常“报喜不报忧”,但比赛归家后,她不忘贴心地给所有人带了礼物 。
这是22岁姑娘的手!女儿夺得首金,杭州爸爸手机里一张图刷屏

文章插图

她既是弟弟妹妹眼中的骄傲,也是爸爸妈妈心上的“小棉袄” 。潮新闻采访人员来到邹佳琪的家乡,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 采访了她的爸爸妈妈,还原了这位杭州亚运会首金得主赛场内外的样子 。
曾两次被杭州市队选中
一双满是水泡的手让人心疼
生于2001年的邹佳琪是杭州桐庐人,在她奶奶的印象中,小时候给佳琪洗澡时,她就显露出了对水的亲近——不仅不会害怕,还会拍打水面和他们互动 。
从小,佳琪就显露出运动天赋,手脚修长的她可以踩着门框两侧向上蹬,在学校里,也是活跃的运动分子 。小学四年级时,她的身高就将近1米5 。千里马很快迎来了伯乐,在体育课上,佳琪曾先后两次被杭州市队教练选中,第一次是足球队,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第二次则是赛艇队,这一去便练到了现在 。
在父亲邹来云的眼里,邹佳琪从小就是个有爆发力、有冲劲的姑娘 。“能吃苦,很要强,做什么事都会有一个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但被赛艇队挑中时,他心里还是犹豫的,担心年仅11岁的女儿能否适应艰苦的训练,能否照顾好自己 。
“参与训练最初的几个月,我跟她妈妈每周都要去杭州看她 , 怕她没办法独立生活 。”让邹来云惊喜的是,两三个月后,佳琪基本就能生活自理了 。
这是22岁姑娘的手!女儿夺得首金,杭州爸爸手机里一张图刷屏

文章插图

这是22岁姑娘的手!女儿夺得首金,杭州爸爸手机里一张图刷屏

文章插图

这其中,佳琪也曾因训练苦打过退堂鼓,“她向我们抱怨太累了,想回家、想爸爸妈妈 。”邹来云告诉潮新闻采访人员,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佳琪的手遍布各种伤疤,老茧长了一层又一层,血泡破了又磨出新的 , “一双手比我们的都苍老,怎么会不心疼 。”但军人出身的他还是告诉女儿,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到底 。
邹来云用行动给了女儿更多支持 。
在女儿接触赛艇初期,邹来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别说看比赛了 , 赛艇皮艇怎么区分,我都一概不知 。”但为了女儿,从会看比赛到看懂比赛,他也逐渐走进了赛艇的世界 。
几十枚金牌填满相框
家人的爱为她保驾护航
进入浙江省省队以后,佳琪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收获的荣誉却越来越多,在她房间里 , 有一本满是奖状的收纳夹和一个挂满奖牌的相框,“这已经是当时去定做的时候能买到的最大尺寸了,现在也被填满了 。这次拿下亚运会奖牌,可能得换更大的框了 。”望着女儿的满墙荣耀,邹爸爸一脸自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