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环保税法影响最大的是养猪业


专家:环保税法影响最大的是养猪业

文章插图
环保是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家禽产业也同样濒临环保大考 。近日,采访人员采访了国家蛋鸡产业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岗位能手、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廖新 老师,他针对家禽粪便处理的关键问题与出路赠出了很好的建议 。
环保税法影响最大的是猪业
2018年1月1日,环保税法施行,对养殖业也是一个严重考验 。对不同的畜禽品种来说,环保税法影响最大的是猪业,对家禽影响小一些,对养殖场征收环保税,每个省份根据当地情况区辞对待,不能一刀切 。对肉鸡来说,基本上没有受环保问题制约,肉鸡的养殖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对蛋鸡来说,全国的情况不差上下,大家都摸索前进,竞争差异不显然 。对水禽来说,由于区域性分布特点比较显然,它的饲养和环保模式都与天气有关系 。
■ 粪便的管理就是含水量的管理
家禽业的发展瓶颈许多,环保只士翠中的一个,家禽环保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家禽粪便的问题 。要是把粪便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好办 。讲到粪便的问题,我这里用了“管理”这个词,主要是涉及两方面的东西,一是粪便的形态 。粪便的形态也就是粪便的含水率问题,粪便的管理其实就是含水量的管理 。粪便的含水率跟畜禽种类有关系 。譬如说大家都很清晰蛋鸡的粪便通常比肉鸡的粪便含水率高,水禽的粪便更比蛋鸡的粪便含水率高 。第二,与饲养工艺有关系 。包括栏舍的形式、舍内的环境控制水平和清粪方式,这些在栏舍创造的时候已经断定下来了,这些对家禽粪便形态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前主流的粪便处理方式有罐体发酵和堆肥发酵两种方式,无论哪种发酵方式,对鸡粪的含水量都有一定请求 。实践得知,鸡粪的含水量低于65才干进行发酵,所以发酵前,对鸡粪进行预处理,降低鸡粪含水量是关键环节 。目前研究开辟鸡粪快速风干处理技术已经受堤湫业器重 。
■ 粪便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以后的出路
粪便的问题不在于怎么处理,关键在于处理以后的出路,这是问题的关键,尤其要考虑季节和区域性的问题 。举例中国、美国和欧洲养殖废弃物处理方式与差异 。欧洲尤其强调载畜量,就是多少畜禽需要多少土地,譬如在德国一公顷的土地只能养2.5头奶牛,这是法律规定的 。美国的养殖废弃物没有处理的概念,惟独养分利用的概念,是尽尽全全做到零排放,具体怎么做是农业部门在推动 。中国当前的请求是,要处理达标,但不准排放,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提倡种养结合 。其实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集约化生产以后,我们没有再持续下来做,用工业的主意解决养殖粪污问题,行业建议都很大,但要是归到种养结合的主意,在养殖场的周边又没有足够的土地,这就是现实的问题 。
当前行业普遍以为粪污应改称为粪肥,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感觉不能用管理工业污染的主意来解决,种养结合会是个慷慨向 。种养结合的问题首先得取决于环保政策上的打破,即环评批重报告的扭转和允许,这是指挥棒 。企业先跟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好,把环评批重报告先扭转过来,才有主意做种养结合 。
■ 推动有机肥标准化生产
粪便处理,除了辅料来源、菌种选择和发酵过程透气的控制,有机肥的标准化生产更关键 。我时常把有机肥的生产和饲料的生产做比较 。许多地方建了有机肥厂,但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地生产 。饲料厂的许多经验尽全可以用在有机肥生产中 。饲料的服务对象是畜禽,肥料服务对象是农作物,用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只不过现在土壤改善的益处没有直接体现在种植户口袋里 。饲料区分很细致,而肥料生产尤其粗放,而且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监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