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做成大产业 儋州农民起洋楼


养猪做成大产业 儋州农民起洋楼

文章插图
陷入新世纪 , 生猪养殖产业发生深刻变幻 , 传统的家家户户养几头猪的模式由于缺乏规模效应 , 加上疫情防疫风险不可控制 , 逐渐退出历史 ,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迅速发展 , 成为养殖业主流 。
在我省儋州市 , 近年来政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 , 搀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 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 , 当地许多农户通过科学养猪实现了脱贫致富 。
1.养猪合作社农民建楼买房
李壮多是儋州市大成镇大星村农民 , 去年 , 他家建了一栋新楼房 , 上下两层共有300多平方米 。李壮多说 , 他建起这栋楼房 , 就是靠养猪赚的钱 。李壮多的成功 , 也吸引了当地农民纷纷跟着养猪 。
30多岁的李壮多中学毕业后 , 向来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 靠四处打临工赚钱养家糊口 , 收入很不稳定 。2013年 , 儋州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 , 在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勉励下 , 李壮多报名参加 , 系统学习了生猪养殖技术 , 加入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猪 。
“2014年 , 我家出栏了100多头生猪 , 但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 , 因为那时候猪价比较低 。” 李壮多说 , 当时家人都劝他放弃养猪 。但他以为 , 猪价低只是暂时的 。“辞人养猪都能发财 , 我信服我也能行 。”他不但没有放弃养猪 , 而且增添投入扩大规模 , 增添自动化养猪设施以降低成本 。
2015年初 , 生猪行情逆转 , 猪价节节攀高 。李壮多全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 , 一年就赚了百余万元 。因为李壮多养猪与辞人不一样 , 他不仅自繁母猪自产猪仔 , 养殖儋州特色猪种——温泉黑猪;还利用自家橡胶林 , 实行圈养与放养相结合 , 猪肉口感好 , 在附近农贸市场卖得尤其好 , 因此 , 辞人养一头猪赚700多元 , 他养一头猪能赚1000多元 。
“我家老房子只是70多平方米 , 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父亲建的 , 一家6口人根本住不下 , 家人向来想建新房 , 但由于缺钱6口人只能挤着住 。”李壮多说 , 去年发了猪财 , 首席件事就是建新房 , 现在楼上楼下300多平方米 , 父母小孩都有自己孤立的房间了 。
陈海坚是儋州西庆农场下岗职工 , 2010年下岗 , 靠外出打工挣钱 , 上有老下有小 ,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1年他开始养猪 , 并在2014年加入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 ,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 2015年 , 他出栏生猪400多头 , 赚了近30万元 。发了猪财之后 , 陈海坚首席件事也是改变居住条件 , 在农场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 。
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展周说 , 合作社2012年成立以来 , 在政府的搀扶下 , 每年都发展盛大 , 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等措施 , 推行标准化科学养殖 , 社员从最初的15户发展到现在的96户 , 年出栏生猪20000多头 , 社员大部分是像李壮多和陈海坚一样 , 通过养猪走上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存 。

推荐阅读